【最後一條龍】屯門僅存龍窯產瓦煲蓋、蟋蟀盆 見證港人近代生活

撰文:李智智
出版:更新:

有否想過少時用過一瓦一瓷是產自何方?香港現時唯一保存完整的屯門「青山龍窯」,或者未必人人了解箇中歷史,但它生產的「永利威五加皮」酒樽、尿壺、蟋蟀盆和瓦煲蓋,相信是上一代港人的童年回憶。龍窯雖在80年代中不敵大陸同業競爭而停產,但它過去默默生產的粗陶,卻照顧港人的起居飲食,然而早前政府提出在窯址外的30米建造40層高的公屋,龍窯恐將「奄奄一息」。

途經屯門青山公路顯發里,鮮有人知曉山上藏「龍」。這條龍名為「青山龍窯」,依山而建,泥磚砌成長約30米隧道。沿龍窯拾級而上,猶如進入時光隧道,遍地民生瓦瓶陶器,見證本港工業豐盛年代。

當年由商人司徒怒濤於1940年代出資興建,來自龍窯發源地廣東石灣的師傳入陶瓷技藝,生產民用器皿用具,至1951年由製陶技師梁森接手龍窯,主力生產粗陶器,如炊具和家用器皿,以「工合陶窰」、「陶星」和「香港陶瓷藝術室」品牌放售。直至1982年因民用器皿工廠興盛,龍窯不敵競爭而停產,2014年獲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長約30米「青山龍窯」由泥磚砌成。(盧翊銘攝)

「龍窯關注組」副主席劉琬珊帶記者在龍窯附近「尋寶」,她稱不得不提知名「永利威酒莊」邀龍窯生產的「五加皮」酒樽,並指着模印稱當年可謂家傳戶曉。

劉琬珊又捧起瓦蓋和尿壺稱,龍窯生產的細小器皿和用具深入民生,「由水渠管、燉盅和供吸鴉片的陶盅等無一不缺」。她稱,由於當年物質缺乏,「東西爛了都是拿去修,瓦煲蓋打破了就配」,故場內有數之不盡的瓦煲蓋。

除了生活,亦有娛樂。劉琬珊認為蟋蟀盆最令年輕一代深刻,「現在年輕都在玩手機,以前在科技未發達時仍有不少娛樂,鬥蟋蟀就是其中之一」。她着記者摸摸盆內壁,原內裏面刻意不油上釉,以免盆面太滑,令蟋蟀打架時會滑腳。

梁柏泉守護龍窯65年。(盧翊銘攝)

走入窯洞,仿如另一個時空。守護龍窯65年的第二代窯主梁柏泉稱,要自己砍柴,在窯前燒柴,引火至後方窰洞,期間又要不時在窯頂十多個洞口放柴,「放的時候要很小心,否則湧出高溫蒸汽弄傷」。

他又指,當年全靠人手,由十多名師傅在窯旁山水水井打水搓泥、壓出泥板、再製泥胚,再放入窯洞燒製以至曬陶,「每次產量不多,每轉只做到600至800個陶器,過程全憑師傅經驗,稍一不慎,工廠可就要倒閉」。他稱該窰高溫達攝氏1,300度,縱使有技巧,亦無法燒出青花精品,因為燒青花精品要用不同温度慢慢燒,惟這爐温不易控制。「所以燒的都是爛缸瓦,只能燒製家用粗陶。」

+2

摸摸窯內壁,有一層厚厚的釉,原來是數十年燒陶的「結晶」。劉琬珊稱,釉和窯身的瓦磚熔合,令窯「愈燒愈耐用」,結構更為穩固。可是,由於政府早前擬在附近動土建屋,龍窯恐難以「生存」,她強調,龍窯是「活」的歷史建築,未來除了宣傳龍窯的歷史價值外,正考慮尋找專業人士令龍窯重新「覺醒」,再生產作品,讓這最後一條「龍」不被遺忘,不被未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