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紗廠史】八旬工廠妹日薪1.8 拒回南豐打卡:時代唔屬我哋

撰文:魯嘉裕
出版:更新:

有65年的南豐紗廠,去年以文創地標的形象重生,吸引潮人、文青參觀打卡。在地標重生的同時,對推動工業發展勞苦功高的工人今日何去何從?兩位年屆八旬,為紡織業默默付出過的南豐工廠妹,回首當年歲月。那些年,荃灣工廠林立,數目「跟茶樓一樣多」。工廠妹學師期間,日薪只得$1.8。她們的職場哲學是「人向高處走」,那間廠薪金較高,就跳槽到那裡。今天的文青打卡、歎咖啡勝地,昔日是酷熱的廠房,一人負責多部機器,塵埃滿佈,每天放工全身都佈滿碎紗,「好似個雪人咁」。半生青春在紡織業中溜走,今天南豐紗廠重建,她們卻不願重遊舊地,「呢個時代唔係屬於我哋喇」。

(荃灣)工廠同茶樓一樣多,布廠、紗廠、染廠最多
前工廠女工蔡婆婆
曾經的工廠妹不願重遊舊地回到紗廠拍照留念,她們說﹕「呢個時代唔係屬於我哋喇,係屬於你哋(年輕人)。」(林振華攝)

荃灣老街坊茶客 酒樓「相認」為同業

本港工業於40年代戰後起飛,製造業包括紡織、製衣、塑膠等工業大行其道下,投入工廠的勞動人口大增,令工廠妹成為時代象徵。年屆八旬的蔡婆婆與黎太,坐於荃灣區一間酒樓裡徐徐摸著茶杯底,細訴當年情。同為荃灣街坊多年的她們,每朝均會飲早茶,兩人閒聊間,方知彼此除了是「茶客」,亦是當年的工廠妹同事。「原來大家都做過南豐(紡織)」。50年代來港的蔡婆婆,17歲已開始於土瓜灣銅件廠上班,「九毫子做12個鐘,由黃大仙行番工,有車都唔敢搭,嗰陣捱得好淒涼」。雖然只有九毫工資,但她指當時物價較低,九毫已經「好好使」,「買斤米都係一毫子,一間樓都係兩萬幾蚊」。

荃灣工廠林立 「同茶樓一樣多」

蔡婆婆與黎太同樣於60年代搬到荃灣,蔡婆婆指當時很少人於荃灣居住。「荃灣啲水土好毒喎」,黎太稱,因大帽山及老圍一帶以種菠蘿聞名,相傳菠蘿田流出的水毒性強,有云「想死就嚟荃灣」。蔡婆婆居住當時月租10多元的劏房單位,一家八口的她蝸居百多呎的房間,「父母瞓碌架床我哋幾個瞓地,唔係點夠瞓」。當時香港正值工業黃金時代,重鎮之一荃灣工廠林立,「工廠同茶樓一樣多,布廠、紗廠、染廠最多」。除南豐以外,中央紗廠、新界紗廠、南海紗廠、會德豐紗廠等亦設於荃灣。

工業蓬勃 不斷轉廠為常態

當時眾兄弟姊妹亦紛紛投身工廠,蔡婆婆與黎太亦不例外成為「工廠妹」。蔡婆婆任職織布工人,黎太則負責修布,即負責檢查及修補有問題的布匹。兩人均曾經於當時最大型紗廠之一的南豐工作過,「開親廠嘅一定大間、幾層樓,有織布間、修布間、寫字樓」。她們指由於當時工業蓬勃,求職並不困難,而且由於工廠眾多,當知道另一間廠薪金較高就會轉職。黎太指,她曾任職過最少六間紡織廠,「工友知道邊度高工資就介紹你,人向高處走水向低處流」。

學師半年日薪$1.8

不愁無工開,但當時工廠妹的生活並不輕鬆,初入行先要「學師」,「跟師傅做嘢,睇佢點做,(師傅)最難做果啲就畀你做」,由早上七時開工,加班時可能至晚上十時才下班,日薪只有1.8元。到半年後可以做「自己工」,即以逐件成品計算工資,多勞多得,「但最多都係去到八、九蚊(日薪),再做多都唔會畀多你」。然而當時只要肯捱,做工廠也可以「上車」,紡織廠後期改行三更制,全日24小時運作,蔡婆婆指有來自福建的女工會「連踩兩更」。另外,放假選擇加班則有「工半」(即一日半的工資),加上年尾有雙糧、花紅等,「做兩、三年就夠錢買樓喇,果陣買間樓都係一、兩萬」。

當年風光一時的南豐紗廠今日再以新面目示人,內部保留部分當年原貌,黎太及蔡婆婆觀看紗廠相片,卻指對當時印象已十分依稀。(梁銘康攝)
咁我哋係工廠妹丫嘛,人哋講好閒啫,你話我窮都唔怕
前工廠女工蔡婆婆

女工節儉 不敢外出食飯

回憶工廠妹「織織復織織」的生活,兩老異口同聲表示相當辛苦。蔡婆婆指織布工作雖然有機器代勞,但一個人要負責多部機器,炎熱環境無冷氣更滿佈塵埃,「好大塵,行出嚟成個頭佈滿紗,好似個雪人咁」。除了工作,工廠妹還要同時兼顧家庭。黎太指,當時不少女工出外謀生都是為了養家,出糧後仍捉襟見肘,「又要交租交水電,個個月拎住三蚊就去買餸,買到下個月出糧」。女工甚至比男士更節儉,甚少女士會獨自到酒樓吃飯,「男人大方啲,女人要顧家,慳埋畀班仔女食」,就算「3點3」下午茶,亦只會叫外賣到廠邊做邊食。黎太指當時每天上班前就會煮好飯放於保溫壺,讓兩個兒子放學回家時不會餓壞,自己則同樣帶著飯壺上班去。

生活艱難 人人守望相助

「唔係唔覺辛苦,個社會係咁,無得埋怨」,黎太指當時社會每個人都是為生活營役,不介意地位被人看低,「(上班)蝦就一定有人蝦,你敢出聲咩?最駕勢咪有人介紹(工作)咪可以走」,蔡婆婆又指不怕被標籤為工廠妹,「咁我哋係工廠妹丫嘛,人哋講好閒啫,你話我窮都唔怕」。但黎太指當時社會上大多人都會守望相助,七十年代經歷制水,每家每戶定時獲間歇性供水,「個個拎晒啲盤出嚟裝水,我哋幾仔乸又要洗衫又要沖涼,好陰公。包租婆好好,佢裝完水見仲有時間,拎埋我哋啲盤去裝水」,黎太指即使生活艱難,但感覺當時社會有人情味。

不願重遊舊地

80年代開始紡織業由高峰滑落,因生產線北移、出口市場縮窄及營運成本增加,多間大型紗廠於80年代起陸續結業,從業人數亦大幅減少。黎太與蔡婆婆同樣於當時離開紡織業,黎太由工廠妹轉型做生意,賣蔬菜、生果等,「自己買咁多賣咁多,無(做工廠)咁辛苦」。沉寂經年,當年風光一時的南豐紗廠今日再以新面目示人,內部保留部分當年原貌,黎太及蔡婆婆觀看紗廠相片,卻指對當時印象已十分依稀,未能憶述是否還原。半生青春奉獻給紡織業,雖然仍居於荃灣已近六十載,曾經的工廠妹卻不願重遊舊地,「呢個時代唔係屬於我哋喇,係屬於你哋(年輕人)」。

仍然居於荃灣的兩名前工廠妹,不願重回當日工作的紗廠。(魯嘉裕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