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盛夏街邊車衣大賽 保育紡織文化

撰文:郭雅揚 梁雪怡
出版:更新:

「造一件衣服給自己」?現代人生活節奏急促,買件衫幾廿蚊話咁易,邊個咁得閒造衫?偏偏有一班曾為香港打拼出一片天的紡織工友,希望保育紡織文化,在這個盛夏,辦了個鬥快車衫比賽,希望繁忙的城市人駐足思考一下,一件衣服是怎樣來的。

只要後繼有人,紡織行業永遠不會成為歷史。(馬熙烈攝)

街頭鬥車衣  茶餐廳睇電影

六廠基金會於8月20至21日舉辦了「六廠夏日共學,造一件衣服給自己」活動。荃灣鱟地坊數間店舖門口前的空地,平日只有等位的食客,或是工人和老伯在石椅上歇息打牙骹。這兩天忽爾人頭湧湧,聚在狹小空間,有退休紡織工人的口述歷史,播放講述改衣女工真實經歷的編織電影,還有衣車速度比賽。

老爺車衣機吸引中學生:「新奇、刺激、好玩」

衣車比賽評判黃師傳估計,比賽用的衣車超過60年歷史。(郭雅揚攝)

衣車速度賽的挑戰者包括退休紡織工人、中學生、時裝設計師、印尼女工等高手,他們在街頭比賽車衣,在一分鐘內鬥車出最長的線,當天的記錄是2.83米。

比賽評判車衣機械師傅黃啟勳估計,比賽用的衣車起碼有60多年歷史,曾經逃過戰火。住在附近、剛考完文憑試的參賽街坊Freeman,即將到英國修讀時裝設計,他形容比賽「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新奇、刺激、好玩,「想不到老爺衣車車衣的速度可以那麼快!」

賽後在茶餐廳上層播放編織電影《馨姐的一天》(暫名)。電影由20多位拍攝工作坊學員,花了約3個月創作而成;請得憑新浪潮電影《半邊人》、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許素瑩擔任女主角。許素瑩在戲內飾演改衣女工,她在要否移民跟兒子團聚,與繼續自己喜愛30年的改衣工作之間掙扎。

許素塋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獨立電影《馨姐的一天》(暫名)邀得她擔任女主角。(圖片由六廠基金會提供)
有媽媽特意從港島帶女兒來參加「造一件衣服給自己」,小朋友學會了用舊衣織杯墊。(郭雅揚攝)

故事改編自荃灣鱟地坊排檔改衣女工的真實經歷,退休改衣女工容姐看後激動,禁不住分享她與衣車之間不可分割的情。她說:「衣車是我的伴侶,丈夫不是我的伴侶,兒子也不是我的伴侶,衣車才是。」,家裏的人外出工作,她便與衣車共渡分分秒秒,衣車成了她最要好的聊天對象,分擔了她日常的情緒。「因為要搬屋,兒子不得不扔掉我的兩架衣車,讓我足足哭了兩天,很不捨得。」

11歲便出來當工廠女工,捱過了艱苦日子,現在雖已退休,但卻繼續車衣,然後帶到排檔「真的變身鳥」寄賣。她逢星期日也到中環摩天輪下擺檔,「其實拉勻一小時賺不夠20元,但我喜歡車衣。我告訴你,如果有人今天依然在車衣,那她一定是很喜歡車衣。」

工友升級:改裝舊衣物減少浪費

容姐這班有份籌辦「造一件衣服給自己」的退休工廠工人,除了這些短期活動,還在荃灣鱟地坊小販市場長期作戰。

「真的變身鳥」位於荃灣鱟地坊小販市場,盛夏時內裏的空氣像是靜止,幸而有風扇送來熱風,讓排檔小販在內長期作戰。(曾梓洋攝)

荃灣鱟地小販市場有不少賣內衣、牛仔褲、毛巾的小販檔口,除此之外,還有驟眼一看不怎麼搭調的「真的變身鳥」。「真的變身鳥」檔口掛着數個印上「香港製造」的潮款環保袋,及擱着一部躍躍欲動的車衣機。

檔口強調「變身」,是因為賣的東西都是升級再造(Upcycling),由紡織工人將廢棄衣物設計再造;例如將麵粉袋改造成環保袋、牛仔布車成背包,減少浪費。

「檔主」之一的盧樂謙,同時是六廠基金的社區及教育策展人。他視「真的變身鳥」為社區實驗,希望透過這檔口,「落地」接觸街坊,了解哪些再造產品最受歡迎。

他說:「文青常去的市集或墟市難以接觸街坊,而且賣的東西不太實用,例如是將紅酒栓改造成筆。反之荃灣鱟地坊小販市場有街坊幫襯,可以做一個試點,了解街坊喜歡什麼。工友也會思考生活真正需要什麼用品,例如是番梘袋和沖涼布,這些也是比較好賣的。」

我喜歡車衣,我告訴你,如果有人今天依然在車衣,那她一定是很喜歡車衣。
退休改衣女工
「真的變身鳥」檔口掛着數個印上「香港製造」的潮款環保袋,袋子是由麵粉袋再造而成。(曾梓洋攝)
家庭主婦會回收自己區內物料再編織成新製品,放在「真的變身鳥」排檔出售。(郭雅揚攝)

新香港製造:不鼓勵大量生產

如今大型品牌林立,雖說工人手製衣物品質不一定被比下去,但論包裝,手製的一定不及大牌子。盧樂謙解釋,外表包裝並非最重要,他們希望大眾明白當中的訊息。「即是當你吃有機菜,如果你不知道農夫有幾辛苦也沒意思。買袋去日本城買十蚊廿蚊個都有,為什麼要買女工做的袋?因為你多買一件,就會多一件垃圾,但升級再造是廢物利用。有趣的是這幾天街坊來到,找不到新淨的東西,或某些特定花紋,聽我們解釋什麼是升級再造之後,他們也很喜歡,有人甚至會拿舊衣物來改造。」

他同時想透過這些社區實驗,拓闊大家對生活想像。我們買衫時,不會覺得自己有能力改造衣服的細節,但只要你認識車衣工人,便可以有自主權,改造衣服。

起初以為工友們想復興「香港製造」這招牌,但盧樂謙指,他們並非鼓勵大量生產:「女工說起以前在工廠生產的確開心,但現在供過於求,大量生產只會引出勞工和污染問題。要賣得,薄利多銷就可以了。但我們着重工人故事和價值,因此溝通很重要。所以我們是找本身已有環保意識工友,他們懂得用麵粉袋和舊衣物再造,所以在看檔時,跟別人解釋當中的概念。」

退休紡織工人分享口述歷史,吸引前工廠女工及年輕人駐足聆聽。(圖片由六廠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