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界】起屋難過中獎 年輕原居民:ready將丁權帶入棺材

撰文:吳世寧 鄭秋嬋
出版:更新:

香港的原居民人口從來是個謎,沒有官方數字——但根據思匯智庫的調查,與丁屋利益相關人士約有72萬人。除了在電視機上所見的口氣大的幾個「鄉村代表」外,其餘芸芸數十萬新界原居民又有什麼想法?
攝影:鍾偉德

年輕原居民 King 指,即使有丁權,但要有錢、有地起屋,「比中獎更難」。

28歲的King,跟他所住的村並不親近,甚至有個搬到市區地鐵站上蓋物業的夢。雖有丁權,但King卻不認為因此他有何着數:「或者我會帶佢入棺材!」或許King的故事,能讓我們看到不少新生代原居民的想法。

King在元朗八鄉一條原居民村出生及長大,小學也在村校就讀,其後才轉到元朗市區的中學上課。村校早已經被殺校,King可惜地說:「變咗做倉地。」我們走到緊鎖的大門,只得兩隻唐狗好奇地搖尾,以為我們帶着食物。

不愛參與村中事

King對自己的村不太有認同感。「我唔癡呢度呀,唔會好參與村內的習俗。上次拜太公已經係好幾年前嘅事。我哋拜嗰個太公,我都唔知係乜水!」

儘管如此,King在土生土長的圍村裏遊走,還是有種自己人的駕輕就熟。他指出老圍的位置、拜神的地方、誰家的村屋起了5層高。還有村長——他跟也曾是村長的父親都是村中德高望重的人物。「以前有咩節日,佢都會出嚟煮盆菜。仲有邊個屋企吵架、屋企電器壞咗,佢都會好肯幫手。」 King說。

雖在圍村長大,但King從不認為自己跟市區人有多不同。直至上大學,發現樓價高昂,才突然想起自己的「原居民」身分,有權建屋。但先不計建屋成本數百萬元要自己負擔,排隊向政府申請批地更是遙遙無期。

截至2015年2月底,地政署正在處理及有待處理的丁屋建屋申請合共有12,586宗。「起到丁屋,你估中獎咩?」 King說。若King不行使丁權,又符合申請丁屋的資格,便可排公屋。 但這亦不是易事。元朗區議員黃偉賢說,部分原居民因其祖堂持有的土地,被認定為超過資產上額,不准輪候公屋。「呢啲地估值可能超過資產上限。但呢啲地係太公地,唔可以賣㗎!結果我要幫佢地搵社會福利署証明佢地嘅財政狀況,先可以輪公屋。」

King指村內發展套丁屋苑的情況很常見,亦有人曾提出以45萬向他「買丁」。
「田家共樂 寮舍同春」在當今的新界,還有意義嗎?

不願靠土地賺錢 寧為理想打拼

就如大多數的新界鄉村,King所住的村亦有人打丁權主意,向男丁收買丁權「套丁」,以發展較大規模屋苑。「曾經都有人問我賣唔賣㗎,開45萬。我都有啲心郁郁。但屋企人勸我唔好賣。因為賣咗,就好似唔再係條村嘅人咁,唔可以喺條村度落腳。」King說。但King覺得無所謂,因為他早就希望搬出去住。「可能由細到大住慣鄉村啦,我鍾意喺市區住,最好就係地鐵站上蓋嗰種!」他說。他亦認為賣丁對丁來說,情有可原:「因為對我嚟講,呢啲唔係好大嘅利益。其他人做我都唔會反對,因為反正自己有丁權但起唔到樓,畀人哋起又有咩所謂啫。」

如戲劇情節般起伏,King本以為自己是有丁權冇丁屋的原居民;但數年前,他才發現原來村內土地他也有份:一塊土地1,000呎、另一塊3,000呎,足夠他起幾棟丁屋。但因家庭關係複雜,這片土地並未能發展。擁有4,000呎地,足以讓King唔使做等收租過世,教人雙眼發光,但King卻不以為然。一來他怕手續煩,二來他覺得做人不應靠收租過世,他寧願花更多時間、精力為自己理想同事業打拼。「如果有人搞,就比佢搞。如果後尾冇,都唔緊要,其實我都ready將個丁權帶落去棺材。」 King瀟灑地說。

鄉事制度迂腐 「怎可能去改變呢?」

橫洲事件被各界質疑政府向鄉紳勢力屈服,而不是為公眾福祉;還有倒泥頭被縱容、政府為錦田套丁屋苑鋪車路等新聞——作為被迫負上共業、污名的原居民,King如何看待?「我都好討厭官商鄉黑,唔鍾意依家社會咁樣嘅氣氛。但我唔係以原居民身分去睇呢件事。我都唔會篤住自己個鼻話自己係新界原居民啦!」 King說。但身為鄉事體制內的一分子,原居民不是比其他人多一重義務改革嗎?「整個系統好迂腐……怎可能去改變呢?大部分都要上班,沒有氣力去做什麼改變。」 King說。雖然如此,他亦有在立法會選舉中投希望改革鄉議局、打擊官商鄉黑的朱凱廸;不過原來他不知道「村代表選舉」的存在,不曾參與當中。

King不知新界將來會如何,但他希望原居民傳統能繼承下去。「𠵱家天后誕都冇咗原有功能,好似做show咁。但我覺得呢啲傳統鄉俗係本土獨有嘅嘢,冇咗會可惜。」 King說。

King 認為鄉事系統迂腐無能,但沒有人有力氣作出改變。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