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麟街】古蹟辦曾認屬19世紀建築 現改口擬不評級 遺跡或被拆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明日(12月8日)古諮會將開會討論北角皇都戲院,及中環閣麟街1879年始建的民房磚牆遺跡等多批歷史建築。原本被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皇都戲院,現建議皇都提升為二級歷史建築,而閣麟街民房遺跡則不擬評級;古蹟辦於9月時,曾指遺跡屬於19世紀建築,古諮會亦表示會重新評級,但近日忽然改口,稱該民房建於20世紀。換言之,位於市建局H18重建範圍內的遺跡有可能被拆。
12月6日,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聯同中西區關注組羅雅寧、城西關注組張朝敦及前古諮會委員高添強教授反駁古蹟辦的說法。他們批評古蹟辦推翻自己過去報告的內容,淪為市建局打手。

古諮會重新評級變維持原判

位於市建局H18重建範圍內的閣麟街民房磚牆,擁有香港建築法1903年改例前的背靠背、沒有後巷的設計。中西區關注組經過大半年的調查,根據政府檔案及史料,證明該遺跡建於1879年,是當年中環大火後重建的民房遺址,亦是香港至今惟一19世紀民房建築設計的憑證。9月古蹟辦發表的報告亦與民間調查吻合,稱遺跡屬於19世紀建築,而古諮會在9月的會議上表示重新研究評級。

記者會上,公民黨立法會員議陳淑莊批評古蹟辦此舉,是為發展鋪路,犧牲古蹟價值。(陳銘智攝)
該份古蹟辦於9月撰寫的報告表明,閣麟街遺跡確實建於1879至1880年間,但現在卻改口稱建於1930年。(陳銘智攝)

張朝敦直指古蹟辦近日稱該民房建於20世紀的說法經不起事實考驗。他重申,1903年香港建築法改例,以後所有建築物之間須有2米半的後巷分隔,而遺跡的背靠背設計,反證遺跡不可能建於1930年代。而羅雅寧則說,自從發現閣麟街遺跡後,今年四月古蹟辦本不予評估,9月時改口稱報告結果與民間調查吻合,現在又再度推翻。

她舉出一份循公開資料守則得到的古蹟辦報告,證實報告內容指出遺跡建於1879至1880年之間,市建局過去出席區議會及舉辦記招時,屢次指遺跡有安全風險,建議先拆後重置,她質疑古蹟辦受市建局壓力而自我推翻。陳淑莊亦批評古蹟辦此舉,旨在為市建局發展鋪路。

張朝敦早前查證閣麟街民房磚牆歷史:「鼠疫大爆發後,建築法規定1903年以後的樓房要有後巷,而這批唐樓背靠背,顯然是鼠疫爆發前的建築。」另一個建築法提供的證據是,1889年之後,政府禁止以青磚作為高36尺以上的樓房地基,「好在我找到舊照片,比對後證明該批唐樓高36尺以上,而地基是青磚。」(余俊亮攝)

根據古物古蹟條例,古諮會所有委員由行政長官提名,其中一名委員會被任命為主席。成員並非清一色歷史專家,例如本年度的委員倪以理是金融界,陳捷貴是中西區區議員,鄧淑明是資訊科技界;而古蹟辦則屬於康文署架構,負責執行古諮會提出的各項歷史建築評級。

高添強:對古諮會評審專業抱疑問

曾於2013至14年度擔任古諮會委員,歷史學家高添強說,對古諮會不擬評級感到震驚,他慨嘆包括政府在內,香港人對19世紀的香港認識甚少,「最多人識就只得何東。」

高添強曾為古諮會委員,他感嘆古諮會架構專業性存疑,不少古物「都毀在古諮會手上」,他又指,保留這些19世紀的建築,可讓大眾了解當年華洋雜處的社會,為現在的排外格局提供出口。(陳銘智攝)

他指閣麟街遺跡,加上嘉咸街的百年鋪居建築「永和號」,同樣能反映19世紀中環的生活面貌,有保育的必要。但每當政府討論保育時,只關心要花多少錢維修保留,「保育怎能以金錢衡量?它們對社會大眾的正面影響,本身就並非立竿見影。」

他又提到,古諮會內有一個5人評審小組,通常情況下委員會跟隨該小組的決定,通過評級建議。不過,他表示評審小組僅得一名歷史教授蕭國健,其餘成員本業皆與歷史研究無關,「我沒聽過他們的名字,也不曾讀到他們在這方面的學術文章」。他擔任古諮會委員期間,不時對小組的決定大惑不解。

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皇都可獲一級歷史建築

至於皇都戲院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民間保育方案的活現香港負責人陳智遠亦仍然不合理。

有60年歷史、曾有不少國際音樂家到此演出的皇都戲院,擁有獨一無二的屋頂桁架結構,造就內部無柱,是重要的現代主義建築。投身保育皇都戲院,曾撰寫民間保育方案的活現香港負責人陳智遠說,皇都戲院經過他們詳盡研究,本來很有信心戲院能獲一級歷史建築,他指比對過現存的一級歷史建築,認為戲院沒理由只得二級。

陳智遠質疑古諮會不公開準則,形同黑箱作業,「話一就一,話二就二,卻從不向公眾交代。」 他認為,評級應該是一個盡可能吸納民間智慧,民間專業的舉動,但從自己與古蹟辦交手的經驗中,官方輕視民間聲音,既不講道理,也不講專業。

他會出席星期四的會議,由於決出評級後程序上會有一個月公眾諮詢,他呼籲市民踴躍發表意見,凝聚龐大民意逼使古諮會重新評級。

北角皇都戲院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飛頂結構,屋頂桁架造就戲院內部無柱,是富有意義的現代主義建築。(黃寶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