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邨好行 ,觀塘、旺角不好行?新評分準則助社區關注行人體驗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近年,多個國際城市如哥本哈根、巴黎、阿姆斯特丹都在改變:由以車為本的規劃模式,變回以人為本、行人優先。一個地方好行(walkable),除了連接性,還需要考慮是否便利、舒適及富趣味,但具體怎樣計算?有民間智庫就發表了香港「好行度」研究報告,評估了香港4四個社區的好行程度。當中彩虹邨屬非常好行,而人流甚多的旺角和觀塘則屬「差」。

位於牛池灣的彩虹邨,是最舊的屋邨之一。(黃永俊攝)

彩虹邨有樹有椅有街舖 非常好行

民間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昨日發表「衡量和提高香港的『好行度』研究報告,當中包括「思匯好行評分」,用作量度香港的好行程度。當中評分標準包括可達度(possible to walk)、便利(efficient to walk)、舒適(comfortable to walk)及有趣(interesting to walk)。在這4四個大項之內,有近30項指標,例如:行人道闊度、無障礙通道、安全、過馬路方便、指示清晰、遮擋太陽及雨水的設置、擠逼程度、座位提供、路障、街道活動及街店多樣性等。

思匯挑選了4個地區率先評估:多老人的彩虹邨、人流多而市民熟悉的中環及旺角,以及政府試行「易行城市」的觀塘。評分以42分為滿分,當中彩虹邨以41分成為4四個地區中最好行的地方,好行等級屬「非常好」。「好行」倡議召集人之一兼思匯總監王虹虹指,彩虹邨內有不少大樹遮陰,行人道有蓋,可持續在地面行路,不用上天橋落隧道,且邨內到處都能找到座位,附近又有街舖:「人們很容易便可碰到相熟的人。」

為何好行與否,會跟社區及鄰里關係有關?街道除了是通道,也是公共空間,讓人與人相識及交流。「好行」倡議召集人兼資深建築師羅健中說:「行路是一個社交活動。如果每天見到,就會開始攀談、相熟,這種街道上的社交活動助人建立鄰里網絡。」

旺角人多擠逼,因而不好行。(資料圖片)

旺角太擠逼 觀塘過馬路難

中環一向被認為是高效又便捷的金融商業區,中區行人天橋系統將不同大廈以天橋連接,世界聞名。不過,其評分只有23分,好行程度屬「中等」,因為該區欠缺公共設施和街道景觀而未盡理想,令步行不夠有趣。

旺角人流可能屬香港最多的地區,分數只有18分,屬於「差」。雖然旺角已設有假日行人專用區,但評審指,旺角人流量太大令人感到不適。而正屬「易行城市」試點的觀塘,亦被評為「差」,只有11分,是4區最不好行的。報告指,觀塘工廠區街道規劃以往以車為本,不便行人過路。不過,活化後巷的措施令行人通道改善了,而一些新餐廳亦令街道開始更多樣且有趣。

王虹虹指,有了這份好行「checklist」,希望大眾能拿來量度自己社區的好行程度,也希望專業界別如規劃師、建築師等參考,令香港更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