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視步行為「交通」 專家批統計漏計 致規劃漠視行人設施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What isn't counted, doesn't count. (沒數字,便顯得不重要)」研究「行路」統計超過20年的Daniel Sauter指出,多個國家統計交通的方式嚴重低估了步行作為交通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香港,令政府開支向公路、高鐵等基建傾斜,卻鮮有投放資源改善每日使用的行人設施。有香港學者指,香港仍以車為本規劃,跟世界方便行人及單車的規劃潮流脫節。

Daniel Sauter 於瑞士成長,自小喜歡步行,一邊欣賞風景。(呂嘉麗攝)

每個人都生而為行人  但沒統計

國際會議Walk21提倡步行以達至宜居城市,早前於香港舉行。與會的瑞士組織 Urban Mobility Research創辦人Daniel Sauter說:「我們每個人都生而為行人。」駕駛者離開車輛後,亦是行人,但我們都忘了作為行人的權利:「行路是最有效率,又最不需大興土木的交通方式,何況步行本就是快樂來源,亦健康、環保。」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自20世紀中期開始,很多城市規劃變得以車為本,香港尤甚。行人總是要偏離地面,花兩倍時間上落天橋和隧道,綠燈時間短、過馬路須繞道等,都潛而默化讓我們以為城市就該如此。

然而,單車天堂、市中心限車的哥本哈根漸成為國際典範;巴黎、倫敦、米蘭等城市亦紛紛締造walkable(好行)城市,因為對城市和個人都有經濟及社會效益。以國際城市自居的香港,還要等多久呢?政府官員曾指,香港9成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這數字其實未計步行。原來,香港長久以來都欠缺清晰準確的步行統計。

香港不少道路佔大量面積,行人卻要遷就車輛在窄道上走,或上天橋落隧道。(呂嘉麗攝)

每日行幾多 運輸署沒有記錄 

運輸署大約10年做一次有關交通習慣的統計。翻開運輸署委託顧問公司於2011年的交通習慣調查,便會發現步行的數字不被重視。

首先,報告在主要住戶(35,401戶)訪問調查中,沒有全面搜集徒步行程的記錄,顧問公司解釋是因為獲取徒步行程資料有「局限」(極易被漏報、未有可用作對照的獨立統計數字以對漏報作出調整、減輕受訪者的負擔)。調查主要看機動工具(89%人出行,涉機動的佔58%)佔每次出行的比例,卻沒有統計步行及踏單車行程。

天橋讓人能由A點走到B點,卻耗時乏味,亦不能像街道般有社交場所的功能。(呂嘉麗攝)

在35,401戶訪問調查中,僅5,659戶要提供步行相關資料,調查亦只計超過10 分鐘的徒步行程,也沒反映市民在轉乘、步行來往交通工具與地點及目的地之間的步行行程,不能全面顯示步行作為交通的重要性。顧問公司「戴頭盔」指徒步行程記錄只根據人口資料進行倍大,未能對漏報作出調整,可能「存在較嚴重的漏報現象,因此須謹慎使用和詮釋有關結果。」那麼究竟此數據是可用還是不可用呢?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研究總監吳家穎質疑,為何步行相關數據並不清晰,如31%的行程不涉及機動工具,加上步行來往交通工具的行程:「香港步行的行程應為數不少。」

為何步行相關的數據會比其他交通工具少?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副教授熊永達指,車輛數字每月有統計,但步行有關的數字沒恆常統計:「大概5或10年一次。因為運輸署覺得不實用,覺得步行不是它的範疇,不是經濟活動,所以只看交通工具(機動工具)數據。」他認為此種思維落後。

市區不乏少於兩米的窄路,行人多時須走出馬路,造成危險。(呂嘉麗攝)

漏計步行 影響施政  「總是向大型基建傾斜」

Daniel Sauter指,一些城市甚至國家統計交通習慣時,亦只是計主要交通方式,忽視涉及步行的路程及時間,如出發由家中行至地鐵站和轉車的步行距離。令到調查結果大大忽視了步行佔據的地位。香港亦有犯此錯誤。2011年人口普查統計市民上班的主要交通方式時,同樣地只統計了主要交通方式,沒計當中步行的部分。

漏計數字,沒什麼大不了?Daniel Sauter說,因為數字顯示不到步行的真正比例,市民和政客都以為不重要,形成reciprocal mental block,即是市民和政客互相肯定對方「車比較重要」的心理障礙。這個現象早在1994年的歐洲交通部長會議上已提及過。他說:「沒數字,便以為步行不重要,施政時就忽略,結果之後的統計亦繼續沒正確步行數字,形成惡性循環。」運輸署在2014年公佈「2011年交通習慣調查」時亦表示,調查所得資料「將會應用在未來交通規劃工作上。」

Daniel Sauter說:「社會資源投放跟平民百姓使用頻率比例不符,甚至呈相反關係。」愈少用的交通基建愈貴。港珠澳大橋、高鐵等工程,即使落成後,大部分香港人一年也未必會用上一次。另一方面,每人每日都會行路的環境卻鮮有改善。

政府花費大量資源於大型基建項目,如港珠澳大橋和高鐵等,但即使落成後,許多香港人一年都未必會用上一次。(江智騫攝)

歐洲不少城市正回歸以人為本的交通及城市規劃,但熊永達指,運輸署思維與世界潮流脫節:「全世界都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交通模式,亦即是non-motorized transport,不用機械,鼓勵單車和步行的模式。」在Walk21會議中,多個局的官員在演說時皆提及地鐵如何令香港更好行。然而,熊永達及羅健中都同樣說過:「一但離開地鐵,便變得不好行,因為仍是以車為本規劃。」橫看新市鎮將軍澳及天水圍,兩者皆是「無街之城」,人們要不是從地面上升到上行走呆板的天橋,便是要又越過輕鐵又越過5、6條行車線、不斷繞路Z型行走的障礙賽。熊永達指,城市設計如讓人行得舒服,不用日曬雨淋,又有東西看,人們走幾公里也不會累,「像女士行街一樣」。Walkable(好行)的定義中,「行到」只為其一,好行更須有趣及能讓人社交。

Walk21推國際採用統一步行統計標準 更準確顯示步行習慣

約十年前Daniel Sauter跟其他國際專家發現 「我們的取樣及分析方法都不同,不能比較。」因此決心研究出國際適用的步行統計標準(International Walking Data Standard),統一步行數據的收集及分析方法,更準確顯示不同交通方式的比例,和正視步行作為交通方式的一種。Walk21步行統計組去年在維也納的Walk21會議正式發佈該標準。他們正逐步游說不同國家使用該標準,倫敦及瑞士都在磋商中。香港運輸署回覆指,會考慮在「有需要時收集更多有關市民步行習慣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