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城市】每逢佳節倍思春?港男港女Speed Dating數百元買場夢

撰文:鄭秋嬋
出版:更新:

香港的公眾假期包含了九個中西節日。數大型的,除一年之初的新年,便是年末的聖誕。常言道「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幾年卻被網民改成「倍思春」,聖誕節彷彿愈來愈像情人節。又或是,鼓勵大力消費、成為送禮送禮送禮的藉口……這次要說的故事都很普通,如窺探你我的生活。
攝影:梁鵬威、曾梓洋、龔慧、潘思穎、江智騫、余俊亮
影像協作:曾梓洋

Peter(化名)是Speed Dating的參加者。這臨近聖誕節的周末酒水派對,參加者有60人,一半男一半女,平均30歲。40多歲的Peter是場內的少數,但穿着得體,言行舉止也大方,一點也不比年輕男士遜色。

他說自己參加Speed Dating十幾年了,數不清參加了多少次,戀愛了就走,單身了就回來,而且通常選在年末,這臨近聖誕的日子參加。

Speed Dating像一場夢,在想來與不想來之間掙扎。
Speed Dating 參加者 Peter
Peter(右)願意受訪,不願意出鏡,原因是香港人還是很保守的。

節日烘托更感寂寞

聖誕節,為何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去湊一場愛情的熱鬧?Peter的答案相當詼諧搞笑,說:「江郎才盡了想要落葉歸根。」偏偏寂寞這東西,卻是欲蓋彌彰的。

自由文字工作者馬欣在《當代寂寞考》當中描述:「每個寂寞的人都感受過那遠途旅人經歷的夜露深重,一種非常喧囂的安靜。我們的安靜甚至吵到了自己,於是我們變得如此喧嘩。」

大概,是熱鬧的節日氣氛讓寂寞的回聲更大了吧,所以需要多一個人來填空,把回聲縮小,也把安靜掩蓋。

要在Speed Dating現場找參加者進行訪問是十分困難的事,參加者怕羞怯尷尬之外,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我付了錢是來參加活動,不是跟你做訪問的。」難得願意在開場前聊幾分鐘的女參加者Anna說。

這訪問中突如其來的一句,其實並沒有惡意,只是當Peter也答應了聊幾句而走近時,她突然慌張以為會湊在一起說話,也許怕尷尬,所以衝口而出。

Speed Dating過程有不同的桌上遊戲,幫助參加者交流。

女參加者:「朋友有自己的生活,人愈大就愈冇人約。」

或許是對着一個記者在說話、派對性質使然,甚或她還對這樣的場合陌生,比起老練的Peter,Anna顯得有點故作鎮定。不過,當參加者陸續到場,她短短幾分鐘的談話,便明顯如坐針氈。

她說自己是第二次參加Speed Dating,上一次是半年前,「自己從事文職工作,平常沒有什麼機會認識朋友,想擴闊生活圈子。」

接着她說曾經有男同事邀她一起在2月14日情人節參加,但在那樣的日子參加Speed Dating,「我覺得怪怪的。當然,那同事不是喜歡我,只是覺得大家都單身,可以一起參加。」

她是難得願意大方受訪的女參加者,但有些話卻會急着解釋。與其說是怕遭人誤會了,更像是極力在跟慾望撇清關係。她說在聖誕節參加Speed Dating會覺得比較輕鬆,因為節日的氣氛不同,更何況活動當天只是聖誕前夕。她強調自己可以一個人過聖誕,只是如果有個伴會更好,因為「朋友有自己的生活,人愈大就愈冇人約,想找到另一半可以一起過,因為沒有人約還是孤單的。」

Frankie指參加者往往都揀飲橙汁多於飲酒,其實飲少許酒能令人放鬆緊張心情。

年過30 結婚壓力徒增

主辦這場活動的Speed Dating Fever公司老闆Frankie說,其實什麼時候有長假,什麼時候就是公司的旺季。12月有聖誕假,Speed Dating活動也會比較多,一年平均每月有13至15場活動,12月平均有18、19場。

他分析參加者的狀態,年齡集中於30歲左右,很多人開始有了結婚的壓力,「(他們)身邊朋友都有節目,一對對去旅行、食飯,自己無人理,自自然然好似有種寂寞、壓力。或者他真的是無事可做,同時個個朋友都唔得閒,甚至有朋友生了子女,更加不會理你。他一來悶、二來寂寞、三來得閒;壓力可能來自自己,或者家人催促。出pool不出pool?未必想到這麼深入。」

他說近年可能受剩女觀念的影響,多了廿多歲的女士參加Speed Dating,「女士參加Speed Dating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參加者平均歲數比男士低。」

總之這個節日就要出來玩,不想在家,在家可能被父母嘮叨,平安夜還在屋企食飯。他要找節目,又無理由自己去酒吧,又不會去工聯會,就自然找上我們。
Speed Dating Fever公司老闆Frankie
Speed Dating Fever老闆Frankie說,12月有聖誕假,Speed Dating的活動亦會比較多。

擇偶條件 男女同樣現實

「男女都很現實,男士要求女士年輕、漂亮、好身材、聽話、小女人;女士要求男士穩重、穩定、高大、搵到錢、有學識。」Frankie如是說。

10個參加者,9個都提這些要求,他說不提的那個只是未想到:把即將見面的對象放到他或她面前,一問對方條件,副學士?不行,至少要大學畢業。他說,愈是把條件提得苛刻的人往往最認不清自己的處境,對方條件好的選擇就更多,為什麼要選你呢?

在這「人肉市場」混了十多年,Peter也深明以條件論資格的道理。所以他說參加Speed Dating其實很掙扎--花幾個小時、幾百元就像買一場夢。他指大部分的情況都是:「現場傾得幾開心,留了電話,之後WhatsApp幾句,或者出來食一次飯,覺得你條件不合就不再回覆。」所以他投訴香港女士很現實,又不了解自己,也不願意認真溝通,更愛發小姐脾氣。「喜歡被人哄,所以容易被人騙,在網上識人,被人哄哄騙騙,就騙走了幾十萬,新聞都有報。」

臨走前,參加者交換聯絡方法。

交友App不可信 Speed Dating有市場

但為什麼他又樂此不疲地坐了在現場?他解釋:「畢竟人只能活一次,還是想追求一些東西,讓將來老了不會後悔。」追求需要付出,真心不能錯付,這需要一個能讓自己安心相信人的平台,他說:「交友App有很多都是騙人的,沒有保障。這種場合面對面,願意來參加的很多都是真心找另一半。所以我說這種公司一定有市場。」但他又覺得香港女士再任性,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想安定下來,因為「怕人老珠黃會愈來愈徬徨」。Peter的話難以入耳,卻非常切合主流社會的想像。Frankie說面對30歲大關,很多人會開始想要成家立室。自己當初成立公司也是因為30歲單身,想要找對象,才機緣巧合開了這公司。

他說有些人想認真找個伴,不相信交友App、又不想去酒吧,就會來Speed Dating。「聚在這裏的都是單身人士,而且都是想找另一半的,目的很清楚。」所以,無論男男女女在這場求偶的競標賽中表現得多現實,只是大家真心為同一目標而來,想遵從同一套幸福的想像和期待,大家還是願意一頭栽進去,去追逐並完成這人生的「樣板戲」。

活動尾聲有投票環節,收集得最多星星的一對男女,各自可獲贈小禮物一份。

Frankie說假期就是旺季,聖誕節與其他長假無異。但在Peter眼中卻是另一回事。「香港人那麼忙,一年到晚忙工作、進修、運動,平日沒什麼時間。到了年尾,大家開始想談戀愛了,就會參加這些活動。這種場合所遇見的對象質素參差,所以我會年尾來,年尾會有比較多高質素的對象出現。」他笑說冬天比較冷,需要找個人來取暖,而且受節日氣氛影響,也會更想找個伴,「迎接這普天同慶的節日,有好的關係,也會比較開心。」

在這場追逐的競賽裏,其實誰也沒有忘記評比。只是,抱着對愛情的嚮往,期望自己因自己是誰而被愛,卻在條件中選愛人。湊這一場愛情的熱鬧,人真的就能不寂寞了嗎?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