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難民.四】麥當勞「門常開」 分擔社會責任

撰文:麥佩雯
出版:更新:

[編按] 何謂家?何以無家?又何以認定了別的地方是家?四個人,本來都有家,家卻把他們推向崩潰邊緣。由踏入24小時營業麥當勞過夜之始,他們被喚作「麥難民」。難民也許是鏡頭下遠方因戰亂天災流離失所之人。這裡沒有戰亂,可是有人執紙皮過年,有人跟家人至死不相往來,有人被社會安全網拒諸門外。總之,生活好「難」。
如果家是心之所在,麥當勞能給予的除了三餐一宿,也許還能讓各有故事的人,為他們隨身行李中那無處投遞的情感,暫借容身之所。
麥當勞原本只是食肆,其「門常開」的公司政策,成為了流離者的避難所,分擔了政府功能。(系列四之四)
攝影:江智騫

香港麥當勞董事總經理黎韋詩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只要不影響其他顧客和員工,對「麥難民」絕對包容。有麥當勞通宵更的員工亦指出,公司內部並無任何應對「麥難民」的指引。而他印象中的「麥難民」大部分都很整潔,偶爾又會光顧、員工清潔時又懂「縮起隻腳」,睡覺亦只是伏著而非躺著,非常「識做」。「雖然試過有人打架,但都只是個別情況。店面亦不會禁止那些曾經搞事的進入店舖,因為其實他們都是顧客。」

據記者連日觀察,的確大部分麥當勞員工均對「麥難民」非常寬容,只會提醒平躺的睡客要坐著睡,但不會驅趕他們,小部份分店更會默許他們大刺刺躺下。的確,想想有人通宵達旦做這份時薪僅約32元的工作,就不難理解他們對基層的同理心。

老麥的「關懷」

城市大學應用科學系副教授區廖淑貞博士認為,社會可就「門常開」這點給予麥當勞掌聲。她指出外國一些可供參考的例子,紐約市專門設立了無家者部門、提供可住五至七年的過度性房屋、哈林區重建時甚至有一批土地是專門批作興建廉價房屋。然而,政策歸政策,現實歸現實,2014年紐約一間麥當勞亦曾叫警察來趕走一群老年韓國顧客,飽受抨擊。

區廖淑貞續指,美國地下鐵通道24小時開放,是另一個可供無家者留宿的空間;因此美國的麥當勞雖然也是通宵營業,但沒有如香港般壯觀的「麥難民」現象。

快餐店變收容中心?

據「2015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行動」的調查結果顯示,去年年尾本港有約1,614名無家者,其中「麥難民」有256名,較兩年前激增4倍。而「麥難民」較街頭露宿者有兩大特徵,一是女性較多、二是較多人有工作。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指,無家者中也分短期或長期;而在麥當勞過夜的通常是短期流動露宿者,「家當」較少,任職地盤建築等散工,工作地點不固定;為節省租金或來往寓所及工作地點的車資,「做到邊瞓到邊」。他指這批人通常不會領取過多救濟物資,因帶着它們上班很不方便。

他鼓勵因家庭問題而離家的成年人可向社工求助,由社工安排即日入住的短期免費宿舍,又可幫忙調解。然而很多人自尊心太強,不願求助,拒絕社工接觸其家人。最後,他指香港政府未有任何制度幫助無家者,要麥當勞這個商業機構分擔部分社會功能實在荒謬。

後記:「麥難民」稱號的迷思

主流媒體通常稱呼在麥當勞度宿的人為「麥難民」。記者一開始不欲如此稱呼他們,總覺得被污名化,因麥當勞已是他們在風浪中的小慰藉。

據聯合國難民署定義,「難民」指「因各種因素而遭受迫害或面臨被迫害的恐懼, 因此不能或不願返回本國的人」。想起這一張張面孔所面對的難關,麥當勞又是其避難所,用麥「難」民這個稱呼,算是恰當。要改變的,不是稱呼本身,而是我們本身對他們的認知與觀感。

麥難民,其實都只是一群在面對不同生命難關的人,和你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