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文學課】蒙眼漫遊灣仔 用聽覺嗅覺觸覺感受街市香燭店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閉上眼行走在軒尼詩道。聽見巴士停泊路邊的引擎聲、嗅到廢氣;人流由高聲低語編織,讓眼皮感受光暗變化。軒尼詩道此刻沒有被看見,卻有異樣的活力。參加「書寫灣仔」寫作坊的悠荍和黃詠心,平日在灣仔上班,沒料到第一個習作是蒙眼從藍屋走到灣仔街市。途中她們都不禁用力抓緊領路人的手臂,但事後以聽覺、觸覺和嗅覺切入,書寫「見慣見熟」的灣仔,她們都對灣仔有別開生面的印象。

在影像之外,灣仔還可以是什麼?(陳銘智攝)
若要書寫灣仔,哪個景象最吸引你?(林振東攝)

打開其他感官 扣連生活經驗

去年11月,城市日記(Urban Diary)與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合辦「書寫灣仔」寫作坊,逢周末、日上課,請來作家盧勁馳教授散文課。

不過,第一課盧勁馳沒有立即教授創作理論,而是要求學員戴上眼罩,兩人一組,走出位於藍屋的課室,沿石水渠街的斜路走到灣仔街市。導師盧勁馳是視障人士,他說蒙眼是為了訓練學員的感官觀察力,「一個地區的歷史意義不單單是文物建築,那裏的人的生活經驗也十分重要。藝術教育強調開放感官。一個人蒙眼行走,平日熟悉的社區會變得十分陌生。而其他感官會怎樣影響他們理解周遭環境?因為當盲人要認識一個地方,他要比健視人士有更多對街道和社區的認識,以及不時喚起內心深處的記憶。」

他說,寫作坊本來不打算要學員觸及太多文學理論,亦不要求學員之後交出的文章能與作家看齊。「由我個人創作經驗及關注無障礙議題出發,讓學員理解自己與社區的連繫,扣連他們對一地一景的記憶。」

作家盧勁馳希望學員透過個人經歷,建立自己對社區的獨有理解。左:盧勁馳,右:黎穎詩。(陳銘智攝)

感受社區 領路人與蒙眼人各有體會

悠荍居於將軍澳,在駱克道上班已經4年,喜歡參與文學活動及寫作,是文學生活館的常客。她說,從未試過蒙眼在灣仔行走,一路上緊緊抓住城市日記策展人,黎穎詩博士的手臂,「在這15分鐘的路程中,當我由一步一驚心調較到正常步速,而手也慢慢放鬆,我才開始留意聽到的聲音,嗅到的氣味。去到街市後,我不能靠肉眼確定那裏攤檔的方位,但生果的香氣、肉販斬肉的聲音,都隱約透露、刻劃當前的時空。」悠荍交出的散文〈黑暗中漫步〉,便是根據種種體驗,引伸到她與母親昔日逛街市的記憶。

「蒙上兩眼,我知道遊戲正式開始。從那一刻,不能再感光暗和色彩的對比,剩下的只有那些連綿不絕的聲音、由同行者手臂傳來的溫度以及自己手掌觸及的地方的質感。」她在文章開首,這樣描述自己蒙眼行走的感受。

兩位學員也在灣仔生活了一段時間,左:黃穎心、右:悠荍。(陳銘智攝)

黎穎詩雖然是領路人,也有一番體會:「其實我就很熟悉街市一帶環境,當我們接近街市附近的便利店時,我頻頻提示悠荍正經過便利店,她卻無法意會,原來便利店的辨識物大多集中視覺,嗅不出,聽不見。」

黃穎心雖然居於大圍,但平日在灣仔故事館上班。她覺得這段看不見的社區旅程十分新奇,她熟悉這一帶,以為經過紙紮店時,會嗅到衣紙燃燒的味道,卻意外沒嗅到。她的祖母住處位於合和中心附近,「我想起以前祖母到街市買貓魚給我吃的回憶,她提及和描述街市檔口環境,與我蒙眼體會的有所不同。有的老店消失了,我便以食物的味道為主題,寫一篇灣仔街市與我家人的散文。」

「結果媽媽在信內,只是寫了幾個地點和一些補充文字。她說:你外婆還在的時候,我問了她平時你最喜歡的飯菜、零食的售賣地方,這些都紀錄在信上,萬一有天我忘記了,你也可以自己買來吃......於是我再仔細看那三個地方,全都在灣仔,近至灣仔舊街市,遠至北帝廟。」

將結集學員文章成書

是次寫作坊由灣仔區議會「藝術文化專項撥款」贊助,一年款項80萬,以公開招標形式,尋找合作伙伴,推動社區文化藝術發展。灣仔區議員伍婉婷說:「這筆款項經爭取回來,因為每區本身會有一筆文康體樂撥款,給予區內團體活動與恆常運作,但欠缺額外款項,支持更多豐富灣仔想像的活動。」

策劃人黎穎詩說,辦「書寫灣仔」的目的並非要提升學員寫作質素,而是透過書寫,感受社區。寫作坊在去年11月結束後,城市日記會將學員的文章結集成書,預計於2月下旬出版,免費派發。

學員作品將會集結成書,於二月外旬出版。(陳銘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