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冷知識】 泰國潑水過新年 子女為父母備新衣報答養育恩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40來歲的Anna 80年代來港打工,在港生活了10年後,便回泰國結婚生子,自此定居那兒,放棄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這些年她仍與香港的泰國親威聯絡,甚至幫忙籌辦香港的潑水節,每年從泰國帶來幾箱裝飾、撒水用具等物資,希望香港潑水節同樣辦得地道。
活動完結後,Anna便趕回泰國準備在那兒過新年,認為還是家鄉最熱鬧、有氣氛;她怎樣看待香港和泰國潑水節新年?
攝影:林可欣

上回提到一班在港泰二代三年前開始,每年在九龍城籌辦香港潑水節,更請來與泰國甚有淵源的香港人,在當日幫忙當工作人員。是什麼讓他們願花一天假日來當義工,在潑水節親力親為,幫忙宣揚別人的家鄉文化?請看:【九龍城潑水節】居港泰二代搞嘉年華 同場票選Water Angel

Anna(左一)風塵僕僕來港幾天,幫忙籌備香港的潑水節。雖然她曾居港十年,卻認為:「始終家鄉泰國新年好玩啲!」(林可欣攝)
+10

4月13日是泰國新年潑水節,一班泰二代則在今年4月9日禮拜日舉行香港潑水節,希望與眾同樂。搞手之一Vita的表姐Anna這天一早便到場打點。她從泰國帶來10多個撒水祝福的銀盆、一串串茉莉鮮花手鏈和泰國香水。

「銀盆上的花紋都是人手逐個敲鑿上去,花手鏈也是逐針串上去的。」泰國人重視手藝,物件人手造都代表一份誠意,而且味道愈香,代表愈好、愈幸運。Anna說這些物品在香港少見,她每年都替表妹從泰國買來,在現場佈置安排。

「父母要原諒子女的不是」

在泰國的新年,後輩會為父母準備新衣,而且新年當日要到廟裏向父母撒水祈福,答謝養育之恩。「要跟他們說原諒子女的不是,新一年好運齊來之類的好意頭說話,之後才到街上與朋友和街坊互相潑水祝福。」

這天在香港過潑水節,Anna的姑姐也在現場,她向姑姐撒水尊拜。

但Anna說,年輕一代這些年只顧潑水玩樂,很少留意新年背後的意義,而且在首都曼谷和芭提雅等旅遊熱點,亦多了外國遊客上街同慶。「真正的泰國人其實都回鄉與父母親戚慶祝,在自己鄉下才感受到新年氣氛。」

當年她曾視香港為家,在九龍城還沒有潑水節的1990年代,Anna會向老闆請假一個月回鄉慶祝新年。直至邂逅來港公幹的泰國丈夫,隨他回國組織家庭,Anna卻仍對香港念念不忘,不時來港探親。三年前表妹Vita說想籌辦香港的潑水節,Anna亦二話不說答應,每年來港幫忙。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她,自言每年也過兩次泰國新年,一次在港和同鄉過,一次則回家鄉與家人過。「一樣熱鬧好玩,香港的潑水節亦愈來愈有氣氛。」

而在九龍城另一角,一班居港的泰國人這天亦提早慶祝新年,在打鼓嶺道的街角舉行小型派對,現場氣氛熱熾:【潑水節‧影片】狂歡勁舞 九龍城泰國人濕身新年派對

泰國人新年撒水,就像中國人派利是一樣,都是一種祝福。
Anna覺得,這幾年無論在香港或泰國,年輕一代過潑水節多顧玩樂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