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異想】 佐敦遍地玉石 雕成「燒肉」、「冬菇」為咗乜?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在滿街金舖的今天,你可知道,香港的玉石曾聞名世界?在佐敦的廣東道又名玉器街,在1970年代,地下滿是商舖和小販,樓上則是工場;台灣、新加坡等地的商人每星期來入貨;酒樓裏行家碰面,邊喝茶邊買賣,一轉手價格升倍……茶沖至19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少人入行,加上內地改革開放,買家轉至內地,茶香至此轉淡。

早在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前,這裏已是個小小的玉石中心。(黃妍萍攝)
+9

玉器街近避風塘 漁民航海商人買玉求平安

走在今天的玉器街,人流疏落,如果不是看到放在街口的巨玉地標,你可能還真以為這只是一條普通的街。但停一停、看一看,你會發現兩旁許多的玉石商店招牌,分分鐘有數十年歷史。

戰後的1950年代,不少內地玉石師傅南遷至香港,聚集在近油麻地避風塘、廣東道一帶做生意,當時漁民和航海商人因擔心海上有危險,多買玉求平安。據康文署網站「香港記憶」的口述歷史記錄,至1960年代末市民對玉器趨之若鶩,爛玉亦有人光顧,用以煲水喝定驚。1972年尼克遜訪華,更揭起中國熱,世界各地的商販都來港買玉轉售。

此時的玉器街除地舖外,還有400多個小販,有時更逼出馬路。當時在玉器街擺賣的葉先生認為,這種形態是玉器街興旺的原因之一:「看完舖又可以看小販檔,各適其適。」樓上就是一眾商人的工場,名副其實香港製造,香港的雕刻工藝當時更聞名中外。

【鑿字人生.一】鑿字師傅自豪與梁啟超同鄉 鎮守旺角街頭逾30年

地舖以外不少商販在街擺賣,十分熱鬧。(「香港記憶」)

地舖小販檔任君選擇 茶樓行家聚頭左手買右手賣

其時不少學徒就住在工場,1974年入行的香港玉器商會會長羅志光是其中一個,當時他為學一門手藝謀生而入行,對玉石其實沒什麼興趣,開始時做得差常被師傅罵,要師兄代為修飾,但閒時和一班師兄弟去公園玩,卻掩過了這些不快。

平日他們會在早上10時到樓下開店,到下午3點左右就關門,回工場做設計、加工。有時不用去店裏,他早上做完加工,就背着背包去其他珠寶店兜售。

也有行家會在茶樓買賣,當時玉器街最興旺的是人人茶樓一帶(今四海玉器中心),不少商販會去歇腳。兼做生產的有時剛做好一批玉器,便會包起拿到茶樓,碰到認識的行家就坐進那枱,拿出玉器給大家鑒賞。「也可能有人在這枱買完,到另一枱合價錢又賣出去。」羅志光說。街上的運作也是如此,「這些人叫炒仔,做生產的就叫jyanng(踩)仔。」——從前的機器要靠腳踩才可以動,做玉石的人都要邊踩邊琢玉。

打風開工連麵包錢也賺不到  鋼網匠的滿足︰實現客人願望

街上人來人往,炒家在這邊買完,走往對面又轉手。(香港玉器商會)

昔按各國需求分款式 今創新花款雕出冬菇、燒肉

香港玉石勝在雕刻工藝夠精細,除了本地行家之間會買賣,也有外國商人會來入貨,包括台灣、新加坡、越南等。商販會因應不同國家的需求,推出不同款式,羅志光說:「越南裝較小,因為他們體形較小,日本裝則多數偏藍。」其他如賣往美國的稱「洋裝」,多為紅、紫、青色的大件玉器,賣往台灣的則以花青玉器為主。

商販以外,也有市民會來買玉,但並不多。羅志光說市民一般買手鐲、平安扣等,「我們相信玉是地結之靈,中國人也覺得玉是保平安的。」因此他們所做的玉形狀通常是壽桃、觀音等,亦有做花生,因花生又稱長壽果。又會有商人買魚形的玉,象徵年年有餘。近年更有人開創新的花紋,羅志光也將傳統上被視為不美的雜色玉雕成冬菇、蟹甚至燒肉,「希望發揮那塊玉的長處。」

羅志光視玉石雕刻為藝術,這塊「燒肉」是他的珍藏,自言見到小朋友被逗笑了,他就開心。(黃妍萍攝)
現在他多負責設計,拿起一塊塊碎玉,畫兩筆指示大概應做成鳥或竹,便交給師傅切割。(黃妍萍攝)

原石隨街拍賣 「抓手」講價

成品以外,當年街上更有切開了的原石買賣,當時流行「抓手」,即以布或報紙遮掩二人的手,以捉手指表達金額,「要講明是草(萬)還是吊(千),有時都會有誤會。」羅志光說。文化考察家徐振邦早前出版《我哋玉石好有寶》,並舉辦導賞團帶讀者遊走佐敦,走着竟遇見了抓手的情境。只見不時有買家以電筒照看玉石,賣家遞出毛巾,金額就藏在看不見的手指之間,二人眼神一對,鬆開手,賣家又轉向另一人。

這些原石多是商人從緬甸經政府的「公盤」拍買得來,徐振邦更在機緣下得到一塊未切開的原石,「這叫做賭石,因為不知道裏面的玉有多大、有沒有裂痕或多不多雜質,會否不是很綠,而是很黑的。」這塊賭石已「開皮」,即由師傅削走表皮,表面有層綠色,代表內有玉石。「不過也有人說可能是貼上去的。」徐振邦笑笑。然而近年緬甸內戰,礦場常有土匪,原石出口已減少。

1984年,政府為管理玉器街400多檔小販,將他們遷至甘肅街玉器市場。初時不少行家會回到玉器街,在人人茶樓和附近大排檔聚集,至大牌檔被遷入熟食街市後,街上漸趨淡靜。同時內地改革開放,台灣商人可入境,少了來港,加上香港經濟起飛,少人入行做玉石,許多商人都北上設廠授徒,香港玉器雕刻之工藝由是漸趨沒落。

到現在,玉器街上仍有不少玉石店舖,但10間只有2、3間的下一代願意接手。在滿街鑽石、黃金的年代,可有人仍然記得玉石之美?

玉石冷知識:玉不只得綠色、A貨才是正貨?

「抓手」的文化,可以流傳到下一代嗎?(黃妍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