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多圖】廢墟探險成全球熱潮 獨特荒涼、凌亂美學抗衡城市秩序

撰文:盧君朗
出版:更新:

在2013年冬天,因為一份攝影習作,我多次到訪一個位於台北沿海地區的廢墟。
六七幢樓高四層的住宅,每層大約五個單位。在我探索時,尚有三、四十個單位沒有鎖上門,出入口亦沒有被木板、雜物阻擋。
從第一次到訪,不敢踏進建築物,到後來慢慢適應置身其中的氣氛。在死寂、衰頹、凌亂當中,慢慢找到一種美態。

+4

「廢墟的物品看似凌亂,其實裏面自有其秩序、邏輯。攝影師要發現這秩序並呈現出來,是十分好的練習。」這是以前老師給的建議。
身處其中,不斷思考那些放在地上的電視機、精心排列的石膏人頭像是在什麼情況之下被放置在那裏;又驚訝於到底有什麼原因,使得上百戶人家盡數遷離這地方。上網搜尋,大多不離鬧鬼之類的原因,無法求證,卻發現廢墟攝影熱潮早已興起。

廢墟照片(被訪者提供)

廢墟探索風潮

在中港台、日韓,乃至歐美,都有視探索廢墟為興趣的人,社交平台亦有大量廢墟攝影、探索群組,可見,探廢的風潮無分國界。

飽歷風霜、劃滿歲月痕跡的場所,似乎特別能吸引攝影迷的鏡頭。有人純粹記錄環境,拍下荒涼;亦有以廢墟作為人像攝影的場所,以死寂襯托被攝者的生命。除了攝影人,WarGame玩家偶爾也會選者廢墟作為對戰場地,斷開半截的石柱、及腰的雜草,提供了最佳的藏身處。亦有些探索者,是以小隊或者團體方式進入廢墟,如香港的Urbex、切爾諾貝爾的旅行團。

人們進入廢墟的原因各不相同,探險、獨處、紀錄、保育等等。然而,大家都似乎有着一種審美上的共識,覺得廢墟是美麗、神秘的空間。

都市邊緣 時空的夾縫

現代都市的市容,通常是井井有條、繁盛、精緻的,即使不至於雕欄玉砌,亦能看到整齊、乾淨這些特質。而生活於其中的我們,習慣了急促的節奏、忙碌、充滿社交的生活。這些下意識對環境以及自己的「打理」,或許已到了一種潔癖的地步,乃至於一看到舊事舊物,就會想翻新替換。

廢墟的魅力,對某些人而言,或許就在於殘、舊、廢。這些通常位於城市周邊的建築物,與大都會彷彿完全屬於兩個世界。鮮有機會看到這種空間的我們,在走進去以後,好比連自己也踏進另一時空之中。

廢墟探索,是某種形式的時空旅行。

難能可貴的孤獨

英國詩人John Donne曾寫下"No man is an island"(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恰好能夠形容現代都市生活:幾乎每時每刻都能看到人,即使把自己困在房中,家人還是可能會敲門,問你是否遇到什麼事情。在這種環境之下,即使你想變成孤島都不可能實踐。不知何時,孤獨好像從一個中性形容詞變成了負面的詞語。

只是,無可否認人的確需要獨處的時間。或多或少,不論是用作思考、處理情緒,抑或純粹的放空發呆。於是,有些人會去到同樣帶着一個負面字眼的場所--廢墟當中去度過一段獨自一人的時間,暫時與外界斷裂一下。

負負得正,在廢墟中找尋孤獨,最適合不過。

珍惜現存廢墟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設想,以及從不少同好口中得知,不論香港抑或外地,廢墟的數量也明顯正在減少。重建、拆卸不斷進行。要完全保留廢墟大概不可能,減慢其進度的方式,或許就是遵守探廢的第一條潛規則--不公開地址。要是一個廢墟變成名勝,除了不再有上述的特性以外,亦意味着它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更新的目標,即便是以保育方式留存,亦不再能保留原初風貌。

另一方面,從公德的角度來說,亦請謹記另一條潛規則,不帶走、破壞場所內的一切物品。肯定沒有人想看到一個本來充滿內容的廢墟,變成徒有其形的空殼;或者是看到有探索者蓄意破壞的痕跡。

雖然有着不公開地點這條潛規則,但很多有心人會在照片中留下蛛絲馬跡。只要留意細節、善用網絡功能,加上一點運氣,要探廢也絕非無從入手。只是要小心有保安看守的地點,亦要留意會否有蛇、有毒昆蟲植物、劫匪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