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1分「廢青」 雜耍尋回人生團火 練到屋企天花變「蜜蜂巢」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讀書不成的年輕人被社會視為「廢青」,惟只要認清人生目標,生命也可綻放光茫。21歲的鄒俊洛(J.Lok)當年DSE只有1分,他自言從小無心向學,渾噩渡日,畢業後在麥記打工「撳汽水」,始感工作枯燥乏味。因著準備一場雜耍競技賽的過程,才發現中學時代的興趣──響鈴,是生活熱情所在,燃起心中「一團火」,決定辭工將興趣化成職業,為自己人生打拚。

(左起)J.Lok 與拍擋阿魚經常拍住上,默契十足,一同將扯鈴帶動向上方。(吳煒豪攝)

有人天生不是讀書材料,J.Lok自言是當中一份子。他自小對學業一直毫不在乎,3年前文憑試成績取得1分,亦視如浮雲,「讀書無咩心機,上堂打機瞓覺,功課交咗就算。返學最開心係同班朋友一齊玩。」

4次成為全港青少年雜耍響鈴冠軍

困在課室是折磨,他唯一興趣是玩雜耍。J.Lok自中一迎新營首次接觸雜耍後,就愛上令人歡樂的玩意,特別鍾情響鈴項目,更曾4度成為全港青少年雜耍大賽傳統響鈴組的冠軍。他直言幾有成功感,但從未想過以此作為職志,「都係玩玩下嘅心態,同埋仍覺自己有不足。」

阿魚(左)笑言,與J.Lok(右)初相識時,有感對方寡言,曾一起上表演課程時,希望向他請教課堂內容,卻不獲對方回應。但相處之下,則截然不同,樂於歡笑傾談。(吳煒豪攝)

凌晨​放工照練到3、4點 始覺自己熱情所在

2014年中學畢業後,J.Lok就在「麥記」及賣包點的食肆打工約一年半載。「麥記」機械式的工作,他終感到枯燥乏味,「每日都重覆同一個動作,好厭倦呀,就係不停斟嘢飲,㩒個掣就得,無咩刺激。」

「打工仔」不安於現狀,不等如認清人生目標。他直到在準備一場本地雜耍競技賽的過程中,才明白什麼事能令自己心頭燙滾,忘我投入。「嗰半個月,日日揹住個雜耍袋翻工,3點上班前練一練,凌晨1點放工之後,又會練到3、4點,唔覺辛苦。」他有時甚至會在家中練習,「當時住村屋,三角型屋頂,都打爆3、4隻天花燈。」父母無抱怨?他笑言,「爛咗自己買番,佢哋唔太覺。」

拋樽講求臂力與手部協調,兩人日子有功,輕易有節奏地示範完美動作。(吳煒豪攝)

不再事事旦旦 盼成國際頂尖雜耍員

如今家中的燈無爛,但天花板就「受害」。他每日狂練拋樽,打到天花板呈多個洞,慘變「蜜蜂巢」。日日練武,因他兩年前成香港雜耍之家全職雜耍員,一星期平均有五日出席活動表演以及教班授藝。雜耍作為一種職業,技藝必須爐火純青,表演完美精準,對觀眾負責,「唔可以失手,一失手就會(氣氛)停咗,好似播片中途停頓。」

興趣變職業固然壓力增加,但生命承受一點重量,還是一件好事。J.Lok希望未來可以跳出國際,成為頂尖的雜耍員。他說:「雜耍以前係興趣,依家係生命嘅一部份;亦令我思想上大個咗,做事無得再求求其其,事事旦旦!」

23歲(阿魚)入行近兩年,擅長拋花棍,更熱愛做小丑表演。她期望未來技藝可更上一層樓,建立自己獨有風格。(吳煒豪攝)

女拍擋阿魚:雜耍搵到活躍的自己

雜耍亦令23歲的黃慧如(阿魚)找到另一個自己,因而踏上小丑雜耍之路。阿魚2013年副學士畢業後,在社福機構擔任文職,但任職年半後,同樣不甘工作刻板,於是思考另一出路。中學時玩過雜耍的阿魚,想起當年的興趣與小丑職業掛勾,認為或適合自己,於是報讀3個月的表演課程。

性格內斂的阿魚表示,在學習及實習的過程中,發現透過小丑的角色扮演,能發掘自己活躍的一面,釋放潛藏的自己;小丑為人帶來歡樂,亦令她有滿足感,於是兩年前辭工,全職投身做雜耍及小丑。至今已兩年,她十分享受小丑職業,期望自己未來技藝上可更上一層樓,建立獨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