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加價7% 港未來3年買水支出逾144億 粵港探討混合付費方式

撰文:潘嘉寶
出版:更新:

東江水加價!現行的東江水供水協議將於今年年底期滿,經過多輪磋商,粵港雙方同意新協議水價每年增幅為0.3%,即未來3年(2018年至2020年)的新東江水供水協議的每年固定總額水價分別調整為約47.9億港元、48.07億港元及48.2億港元,3年買水總支出逾144億元,較 現時的3年協議134多億元貴約7%。

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出,今年年初港方就未來3年(2018年至2020年)的新東江水供應協議與粵方展開磋商,並計劃在現行供水協議於今年底期滿前,與粵方簽訂新協議。

東江水的價格調整參照營運成本、人民幣兌港幣匯率,以及粵港兩地有關物價指數的變化。當局指出,2014至2016年人民幣兌港幣匯率的平均按年變動約為-2.29%,而同期粵港兩地有關物價指數的平均按年變動則約為+2.66%,港府認為今次水價調整合理。

未來探討混合付費方式

新協議將保留「統包總額」方式買水,但該方式自2006年初首次應用至今已超過十年,港方認為現時是適當時機檢討這收費,如探討一些混合方式,即以一個固定金額付費以確保一個保證的供水量,高於此供水量時按額外供水量繳付一個浮動金額。目前粵港雙方同意在未來三年(即2018至2020年)的新協議保留「統包總額」方式,並在有關檢討完成後就2020年後的供水協議的付費方式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東江水佔本港食水供應約70%至80%。(水務署圖片)

對於有建議要求探討採用「按量收費」方式,粵方回應表示,除為香港供水外,東江亦是廣東部分城市(包括河源、惠州、東莞、廣州及深圳)的重要水資源。以上的廣東城市經濟發展迅速,故東江的水資源一直競爭激烈。粵方認為如果不在供水協議訂明每年供水量,將難以確保香港在乾旱時可獲充足供水。

粵方又指,如採用「按量付費」方式,需釐定單位水價。由於沒有明確訂明供水量,在釐定單位水價時,粵方可能會充分考慮因為實際供水量不確定的因素,以確保有合理收入應付運作開支,而相關投資亦有合理回報。因此在「按量付費」方式下,香港最終支付的款額可能較按現行「統包總額」方式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