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人質事件】曾蔭權促道歉失敗 梁振英晤菲總統被揭遭矮化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2010年發生馬尼拉人質慘劇,造成港人八死七傷,事件纏繞近8年後,菲律賓現任總統杜特爾特一連三日訪港,今(12日)終正式就事件向港人道歉。回顧過去與菲方交涉之路,菲方對當時特首曾蔭權態度強硬,政府也拒絕取消向菲國發出的黑色旅遊警示。
事件發生接近4年,時任總統阿基諾三世一直拒就事件作公開致歉。上任特首梁振英於2013年,與阿基諾三世會晤後,梁急急邀功,稱事件出現進展,不過期間爆出菲方在座位安排上故意矮化港府,梁被嘲「喪權辱國」。港菲談判膠著,其後時任政府史無前例對菲律賓作出制裁,終促使翌年菲方對受害者和家屬致以「最悲痛的歉意」(英譯:most sorrowful regret),但並非由基諾三世親口說出,而是由馬尼拉市長埃斯特拉達等人來港提出,不過事件總告一段落。

馬尼拉人質事件於2010年發生,當中八名港人慘死。(資料圖片)
阿基諾三世任內一直拒絕正式道歉。(資料圖片)

台漁民與菲公務船衝突致死 制裁施壓

馬尼拉人質事件後,菲國堅拒致歉,港菲關係緊張,雙方僵持不下,但菲方態度仍然強硬。2013年5月發生廣大興28號事件(菲公務船與台灣漁船衝突造成一死),台灣政府向菲律賓實施兩波制裁,結果短短三個月內,便成功迫使阿基諾三世派遣私人代表向家屬道歉及賠償。

相對而言,港府被斥欠缺「牙力」,周旋多年仍未取得成果,再次引起外界關注,前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曾承認港府跟進工作「進展並不理想」;其後梁振英更在公開活動中更被事件中殉職領隊謝廷駿兄長謝志堅,當面要求梁交代何時為死難者取回公道, 梁回應稱,當局已跟菲律賓駐港總領事召開了23次會議,兩度表明有決心跟進事件。

其後梁振英於2013年,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與阿基諾三世首次會晤,會後梁稱忍辱負重,他形容會面在事件上有「小小的進展」,但強調外界不宜期望太早,不過事後爆出菲方在座位安排上故意矮化港府,阿基諾三世事後亦向傳媒稱,忘了梁是誰人,梁被指「喪權辱國」。

不過,雙方談判未見大進展,更一度膠着,港府終於在2014年暫停菲律賓外交或公務護照持有人免簽訪港安排等制裁,他解釋雙方取得階段性進展,但菲方一直未能滿足向死傷者及家屬正式道歉的訴求,雙方存在實質分歧。其後,雙方繼續商談。2014年4月22日,馬尼拉市長埃斯特拉達、馬尼拉市議員洪英鐘訪港,菲律賓總統府內閣部長阿爾門德拉斯同日低調來港,準備就人質事件最終方案協商。

前特首梁振英日前向刊登文章的網媒《立場新聞》及作者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發律師信。(資料圖片)

菲國家員警總長代表致以「最悲痛的歉意」

2014年4月23日,梁振英於行政長官辦公室接見到訪的阿爾門德拉斯和埃斯特拉達後,與菲律賓政府發表聯合公告,菲方對受害者和家屬致以「最悲痛的歉意」及「至誠的慰問」,對他們蒙受痛苦表達最誠摯哀悼。聲明提到,信件由菲律賓國家員警總長代表菲律賓政府,發給所有受害者及家屬。菲政府向港府保證會致力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並實施一系列措施,保障訪菲旅客的福祉及安全。梁宣布隨着事件解決,港菲關係回復正常,港府即日起取消對菲制裁。

不過公告的中、英譯本用字亦有落差,當中菲方「致以最悲痛的歉意和至誠的慰問」,英文以「most sorrowful regret」翻譯,公告中亦無使用「賠償」一字,而是使用慰問金,英文版本為「token of solidarity」,被指語意不同,而「regret」為名的歉意亦誠意欠奉。此前,菲方一直只肯用「悲痛」字眼回應事件。不過,受害者和家屬對「歉意論」終於收貨,認為事件終於告一段落,希望死者得以安息、傷者走出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