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失誤】醫管局稱刺穿少女動脈非疏忽 事主將自聘專家研究

撰文:陳芷昕 陳倩婷
出版:更新:

16歲少女疑因聯合醫院一個失誤導致中風,喪失主要的活動能力。聯合醫院今日(30日)公布專家報告,並向病人及家屬致歉。負責調查事件的醫管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副主席蘇景桓形容事件罕見,相信少女出現中風是跟醫生放置頸部靜脈導管有關,但他強調手術過程合乎標準,無涉及人為疏忽。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偕同少女的母親及哥哥召開記者會,其哥哥陳先生表示難以接受報告。他引述醫生承認指,未有察覺妹妹中風,但即使醫護人員提早發現妹妹中風的情況,亦不會影響結果。陳先生認為說法不合邏輯,將自行聘請專家研究,考慮會否向醫委會投訴。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偕同事主的母親及哥哥召開記者會。(張浩維攝)

事主母親陳太交代女兒情況指,她現時清醒,癱瘓的左邊身僅大腿有「少少力」,小腿已出現萎縮。女兒因出現吞嚥無力的徵狀,聲帶亦不能發音,只能用口型溝通。陳太說到女兒情況多次落淚,哽咽指:「阿囡好辛苦,望住佢好辛酸、好心痛。」她又傷心表示女兒患的脊髓炎本來可康復,但現時卻致女兒傷殘,出現很多後遺症,更難以自立,令她難以接受。事主兄長陳先生引述醫生指,事主癱瘓的半邊身將難以康復。

涂謹申表示在互相不承認對錯下,已向醫管局提出由醫管局付費聘請護理員協助母親照顧事主,助事主逐步康復,醫管局未有作出回應。

事主兄長陳先生對院方的報告提出幾點質疑,包括本來插導管的位置在大腿,最後醫生選擇了在頸部插入導管,該處風險較高,因為較多重要血管,陳先生質疑醫生並無詳細解釋導管插頸及大腿的分別,亦未有詳細向家人解釋及提供選擇。

他又指出,第一張血管造影掃描已顯示有2毫米的假動脈瘤,但聯合醫院的資深醫生亦未有發現到。雖然醫管局的專家解釋當時情況緊急,可能難以察覺假動脈瘤,但陳先生強調,當日負責手術的醫生覺得洗血不暢順,「覺得係大件事」,才在中途將導管拔出,再緊急叫X光部醫生看清楚電腦掃描(CT)影像,他認為聯合醫院對CT的判斷是一個很大的疏忽,作為家屬很難接受這個說法。

陳先生又指,醫管局報告未能完全解釋為何醫生會刺穿鎖骨下動脈,他將自行聘請專家全面分析今次事件,同時希望醫管局可以找更多專家,甚至海外專家檢討事件,並希望將此事變為醫學上的案例,以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少女接受治療的事件經過(香港01製圖)

聯合醫院今日下午由醫管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副主席、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部門主管蘇景桓交代事件原因。他指事件合乎程序,不涉人為疏忽,他解釋在一般情況下,若鎖骨下動脈有血塊積聚,血液一般會流向手部,但今次個案中血液往上流至腦部,他形容情況罕見。惟醫生未有提及中風風險,蘇景桓認為醫生應解釋清楚併發症的可能性及嚴重性,不應以「高風險」或「低風險」等籠統字眼帶過。

少女的母親、哥哥聯同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召開記者會。(陳芷昕攝)

曾夢想成為護士的16歲少女,於2017年10月因頭痛、頸痛及右半身無力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醫,同日入住聯合醫院深切治療部,確診急性橫貫性脊髓炎。聯合醫院醫生於11月16日為女事主進行中央靜脈導管置入手術,事主手術期間出現休克,檢查後出現血胸,因聯合醫院未有心胸外科,轉到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治療。事主確診右腦大範圍缺血性中風,並發現事主接受中央靜脈導管置入手術被刺穿動脈。家屬批評,聯合醫院醫生涉及三個失誤,包括插錯動脈,導致少女胸腔積血,第二是不察覺錯誤插穿動脈,第三是不警覺病人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