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推動再工業化港府要「落場」 業界盼勿與創科混為一談

撰文:林炳坤
出版:更新:

港府2015年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目標之一是推動再工業化,協助企業升級轉型為高增值產業,以圖改變香港經濟過度依賴金融、地產的局面。
但兩年多過去,有工業界持份者抱怨,港府至今未有完整的產業政策,再工業化根本未開始。中央官媒《人民日報》亦有文章批評,香港科研成果「缺乏工業體系支撐」以完成轉化,產業「土壤貧瘠」。
港府如果仍只停留在訂立目標,卻缺乏具體政策和落實,香港工業難言再興。

港府推動再工業化,冀促進製造業升級轉型為高增值行業。(盧翊銘攝)

「再工業化」一詞,上屆政府於2015年提交立法會建議成立創科局的文件中已有提及。

當中指出,歐美各國經歷2008 年金融海嘯後,期望加強實體經濟以維持產業平衡。部分國家近年開始提倡以創新科技,引領發展新型的先進製造業,並制定各自發展藍圖,例如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先進製造夥伴計劃」(AMP)、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等。

「四小龍」榮光不再 工業產出僅佔GDP 1%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前,1970 年代便已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當時以勞工密集型的加工製造業,帶動本地經濟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長,與韓國、台灣及新加坡齊名。製造業作為當年經濟的主要動力,今日已淪為黃昏產業;許多盛極一時的工廠大廈,現在紛紛改建或活化為其他用途。事實上,由1980 年代起,大部分本港廠商為減低成本,相繼北上設廠,令香港大幅度「去工業化」,逐漸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

翻查政府統計處數字,1980 年本港製造業產出佔當時本地生產總值近24%,是本港經濟重要支柱。不過,相關佔比在1990 年代前後明顯下跌, 1989年首次跌穿兩成,之後急劇萎縮,至2016年已跌至只佔生產總值約1%。截至去年底,從事製造業的人只佔本港整體就業人數約2.3%。反觀服務業,產出已佔本地生產總值近九成,從業員亦佔本港整體就業人數近九成。

在本港製造業式微的背景下,隨着創科局的成立,政府於2015 年提出再工業化,希望運用創新科技帶動香港發展先進製造業及協助企業升級轉型,推動經濟增長,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當局多次強調,再工業化並非要將傳統土地和勞動密集的製造業帶回香港,亦不一定是發展全新產業,而是在現有產業上加入創新科技元素,提高品質和效率。

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逾500億元的創科開支,但措施不少均屬配合性質。(資料圖片)

「小政府」心態不改 重振工業難成事

兩年多以來,政府提出不少相應政策措施,包括斥資數十億元於將軍澳工業邨發展先進製造業中心和數據技術中心;設立20 億元的「院校中游研發基金」,鼓勵大學進行更多應用研究,展開可轉化作實際應用的科研項目;由生產力促進局成立多個產業支援中心、向企業提供支援協助等等。表面上措施涵蓋基建、財政、技術支援等各方面,實際上大部分均只流於配套性質,似乎是要業界先提出需要什麼,政府才予以配合。

歸根究柢,港府始終拘泥於「小政府」的角色定位,只願從旁擔當「支援者」,而不願成為「主導者」,主動提出整個產業的計劃和藍圖,積極扶助本地工業界利用科技蛻變。這種取態或多或少由於當年以蓬勃的製造業躋身「四小龍」時、被國際間讚譽不絕的「香港模式」構成了歷史包袱。

所謂「香港模式」,在於其高度開放的自由市場體制、政府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加上完善的金融和法治機制,成功吸引大量外地資本來港,繼而推動經濟成長。不過,時移世易,過往的成功方程式不能一成不變,否則成為拖香港後腿的歷史重擔。

廠商會立法會議員吳永嘉指再工業化在香港其實仍未開始。(余俊亮攝)

吳永嘉:再工業化仍未開始

另一個令政府只願「煽風」、不願「點火」的包袱,或許是基於兩名前特首董建華及曾蔭權在任內推動新產業政策均受挫,令決策官員擔心重蹈覆轍,未敢主動提出再工業化的產業發展藍圖。

然而,無論是德國啟動「工業4.0」、美國推出「先進製造夥伴計劃」,乃至「中國製造2025」,都彰顯政府必須主動擔當再工業化的推手,正如商店經營者不能只守着店門等待客戶光臨,而是應積極有為、制定好宣傳和營銷策略、主動出擊招攬客戶,方有更大機會「做成生意」。如果政府依然作繭自縛,不願擔當領頭羊的角色,產業發展最終只會一拖再拖。

吳永嘉稱本港始終未有一套完整、全面的產業政策,無助新興工業發展。(余俊亮攝)

再工業化政策至今仍是空中樓閣。立法會工業界(二)議員吳永嘉更直言,本港所謂「再工業化」的進程,至今其實未真正開始。當中提倡促進傳統製造業升級轉型,或吸引在外港企將部分工序遷回香港等安排,尚未普及。究其原因,與港府始終未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政策作為再工業化的基本框架,不無關係。

作為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的立法會代表,吳永嘉指政府數年前提出相關政策概念,當時業界普遍支持。他表示,傳統工業多年來一直面對不同挑戰和衝擊,要繼續保持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創新和應用智能科技無疑是其中一條出路。但他同時批評,當局提出良好願景卻缺乏具體落實措施,不少跟進工作明顯遲緩落後。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發表施政報告時已言明要檢視過時法規、拆牆鬆綁。(資料圖片)

他又認為,政府經常將「拆牆鬆綁」掛在嘴邊,但相關工作實際上進展緩慢,許多不合時宜的規例成為業界創新發展的緊箍咒,最經典例子莫過於,當局早前要求一間企業必須在其全自動無人化倉庫加設洗手間。

要改善現況,吳永嘉建議政府於法律改革委員會加入不同專業範疇的人士出任顧問,就食品安全、人工智能、自動化技術等領域提供專業意見,加快檢討法規的效率。他期望當局能認真處理這個問題,又形容港府一方面大力鼓吹創新科技,但又不從根本制度與法律上更新配合,只會「笑死人」,成為本港再工業化的絆腳石。

港府近年大力投放資源在科技研發。(資料圖片)

創科與再工業化 勿混為一談

剛獲委任為科技園公司董事的吳永嘉又認為,政府一直以來傾向將再工業化政策結合創新科技發展,並將相關政策工作全部撥歸創科局統籌,並不妥當。他指出,現屆政府對發展創新科技「好上心」,亦投放大量資源作扶持,但當局似乎將創新科技與再工業化混淆。

吳永嘉強調,創新科技與工業發展其實是兩回事,二者雖然密切相關,但各有側重點:創新科技強調推動科研,在產業鏈中屬上游;而工業則是將研發成果商品化,然後量產,屬中下游部分,所以兩者的政策方向及需要的配套措施不相同。

走過轉型升級之路 本地工業家:須跨部門推動

不過,在政策層面之外,吳永嘉強調研發與工業關係十分緊密,而業界現時遇到的其中一個問題,在於部分大學研究不夠「貼地」。

他指,本地大學研究水平普遍十分優秀,惟部分項目事實上未必能切合市場需要,變相令進一步商品化的空間減少,最終未必能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因此,他認為政府要在這方面着手,如加強推動學術機構與商會間的溝通交流,增加大學前期研究日後可商品化及量產銷售的機會,務求做到「商學合一」。

吳永嘉認為政府要加強推動學術機構與商會間的溝通交流,增加大學前期研究日後可商品化及量產銷售的機會。(資料圖片)

他相信,新興工業將是本港未來重要經濟產業及增長點,因此,需要港府及社會在營商、人力資源、產業配套、制度法規等作全面的變革與配合;除創科局外,還需要其他政策局互相協調。他呼籲政府及早制定宏觀全面的產業政策,並將之提升至高於決策局的層次、由跨政策局的獨立專責組織負責,構建完整的產業體系。

創新辦可成救命稻草?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已於今年4月成立。由中央政策組改組而成的創新辦,又能否成為推動再工業化的轉機?吳永嘉稱,創新辦剛剛成立,對其具體職權等仍不太清楚,擔任總監的馮程淑儀原是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而她的新職在公務員架構中的定位不清。

吳永嘉冀創新辦總監馮程淑儀至少要能「指得郁」不同政策局的常任秘書長,方有望加強跨部門協調工作。(資料圖片)

吳永嘉期望,創新辦總監至少要能「指得郁」不同政策局的常任秘書長,方有望做到跨部門協調工作,若無法「推得郁」公務員,則一切難以成事。

香港何時方能真正開始再工業化的進程?吳永嘉說,目前未能下定論,「好難講幾時會出現突破點」。他指香港在發展再工業化上具有優勢,不少在內地設廠的港商,其實有意增加本地研發比重,或將內地研發部門遷回本港。他形容未來短中期,如三至五年內一定要做到。

吳永嘉強調,港府思維必須創新,在經過兩年多起步後盡快急起直追,為發展再工業化提供更多利好及催化因素。

政府在將軍澳工業邨興建的數據技術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預計2022年前完成。(資料圖片)

政府:制定宏觀政策方向

創科局回覆《香港01》查詢時指,政府致力推動再工業化,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的高端製造業。創科局自2015 年成立後,一直在基建、資金、技術等各方面為企業提供支援,協助現有產業升級轉型,並支持新興高增值產業發展。

當局羅列出一系列正在推行的政策措施,包括有多個資助計劃鼓勵業界進行研發,並將成果商品化;政府轄下五所研發中心一直進行與再工業化相關的研發;生產力促進局亦向業界提供顧問服務,協助轉向高增值生產。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預計於今年內推出,以配對形式資助業界接受高科技培訓,特別是與「工業4.0」有關的培訓;科技園公司亦正在將軍澳工業邨興建數據技術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預計2022 年前完成。而今年財政預算案也建議預留200億元發展河套區創科園的首期工程。

政府又指在現今互聯網經濟下,產業發展迅速,作為推動和促進者,政府最重要的角色是制定宏觀的政策方向,透過全面的政策完善創科生態環境,利便相關產業發展,為香港經濟尋求新的增長點。

香港的工業由興盛到式微,是市場環境使然。如今,港府希望透過再工業化,為香港經濟帶來新的發展動力,相關部門如果繼續抱持不干預市場的迷思,迴避適度而有力的介入,營造有利發展高增值新興工業的環境,業界又豈會僅憑官方兩年多前一句空洞口號,在實際扶助政策欠奉之下,便貿然加大在港的工業投資?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6月25日出版的第117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