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出書細數幼教史 50年代成績表記錄學生認識幾多瓜菜、動物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拼湊幾代兒時回憶,可還原逾百年幼教史面貌。教育大學博物館團隊過去花半年時間,訪問多位業界「老行尊」,又參考文獻及舊報資料,重溯學前教育點滴: 50年代成績表不計分數,只紀錄學習量,例如認識幾多瓜菜、學會幾多首歌等,可謂「求學不是求分數」;每月之星生日派對,校方安排「舊式」奶油蛋糕歡樂慶祝等。新書將在書展推出,團隊期盼讀者閱讀過後,回味當年,感受「再做一次幼稚園生」的滋味。

《再做一次幼稚園生—香港幼兒教育今昔》一書由教大副校長李子建(右起)、教大博物館館長張樹娣及教大圖書館館長鄭保瑛主編,此書將於今年書展推出。(胡家欣攝)

首間幼稚園位於西營盤 由巴色會創辦

政府去年推出幼稚園免費教育政策,加大力度資助學前教育發展,不過回顧幼稚園超過120年歷史,原來政府早年採取放任態度。教大博物館館長張樹娣表示,香港開埠初期教育制度未完善,不少窮困家庭子女所讀的幼兒學校,只會提供手眼訓練,以助長大後投身剪線頭、穿膠花等「搵食」行業。

她指,翻查文獻資料,本港首間提供正規學前教育的幼稚園於1894年成立,設於西營盤,由祟真會前身、巴色會創辦。到1900年代,學前教育制度開始逐漸形成,5歲或以下兒童聚在一起,學摺紙、刺工、織籃及紙花製作等,並配以歌曲唱遊學習,寓學於樂。

不少幼稚園每月均會舉辦生日會,圖為70年代,一所幼稚園學生歡樂慶祝生日。(天主教聖雅各伯幼稚園提供)

男幼師只佔行內2% 要與同學仔共用廁所

教大博物館團隊花半年時間編撰幼稚園史,在「考古」過程中,除找出本港首間幼稚園,亦發現不少行內趣事。幼師行業一直「陰盛陽衰」,1958年只有1個男教師,所佔比率為0.1%;至2016年升至271位,但男教師比率仍僅佔2%。

張樹娣曾訪問教院(教大前稱)第一屆幼教課程畢業生、現為保良局呂陳慧貞幼稚園校長曾志雄,直言當時問對方初入行時如何解決廁所問題,「佢話要同同學仔share(共用)」,可見當時男教師在行內十分罕見,校內未有足夠設施配合。

幼稚園生日會 奶油蛋糕變「三眼仔」卡通蛋糕

此外,幼稚園傳統上會每月舉行生日會,為「每月之星」慶祝。張樹娣表示,在60年代,學校會製作簡單的奶油蛋糕慶祝,「做法係將舊牛油攤凍、軟化佢,再加糖攪拌,質地軟滑,再鋪喺焗好嘅蛋糕上面,再用啫喱擠出生日快樂四字。」

不過,隨著時代進步,她指,現今學校提供的蛋糕款式多元化,有「三眼仔」卡通蛋糕及雜果蛋糕等。她亦不禁驚嘆,「仲十幾、二十個蛋糕一次過放晒出嚟(慶祝),靚到呢!」

1954年的九龍塘學校幼稚園學生成績報告表。從表上可見,校方詳細紀錄學生的學習進度,例如能識別多種瓜菜、能認識多少種常見動物等。(香港歷史博物館提供)

50年代成績表不計分 記錄學習表現

不同年代的幼稚園成績表亦大有不同。張樹娣指,各幼稚園有自己獨家設計的成績表,但50年代有幼稚園成績表不會計分,反而是量化學生表現,例如學會唱多少首歌、參與幾多種競賽遊戲、能識別多種瓜菜等。

到80年代,幼稚園已經會以「A、B、C、D」評級,連學生「健康狀況」都會放入成績表。張樹娣形容,當年成績表紀錄仔細,不會用分數區分高低,「你喺學校做咗幾多嘢反而易量度,但你難以用分數評定,例如幼兒寫字,點為之美?點為之工整? 」

當年讀書較輕鬆?

「求學不求分數」,是否反映當年幼稚園學習比現時更為輕鬆?張樹娣與另一位主編、教大副校長(學術)李子建均不認同。李指,當年學生認字的要求高,例如要識別出「駱駝」、「雞」及「鴨」等多筆劃字眼。張又補充,1971年前未設6年免費教育,由於學額不足,故當年校內設筆試考核,幼稚園生需考得高分以爭入小學,學習壓力非輕。

歷代幼兒教育發展,輔以豐富圖片簡述,將會輯印成書,在本周書展推出。團隊期望讀者可如書名,「再做一次幼稚園生」,穿梭時光,細味其中。

現今幼稚園重視小班及互動教學,不過60年代的教學模式則較為刻板,約30個學生同時「坐定定」在課室上課。(香港大學圖書館提供)
新書背後的木畫版曾是60、70年代幼稚園美術課的工具,在香港製造,現展於教育大學博物館內。(胡家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