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民間智庫倡引入非本地人限購私樓 防止市場炒賣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舉辦的公眾諮詢,將於下月26日結束。 由建築、規劃、測量、園境界別的專業人士組成的民間智庫《專業。起動。民主》今(21日)舉行記者會,發表他們對土地小組提出的十八項土地供應的意見,並建議政府應研究引入非本地人限購制度,防止內地及海外炒家。

民間智庫《專業。起動。民主》認為,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不能單靠增加土地供應。 團體認為,目前私人市場容許內地及海外買家自由買賣,推高樓價,團體建議政府應研究引入外人限購制度,滿足本地居民需要。

吳永輝認為香港的公屋比例難以達到八成。(資料圖片)

成員之一的規劃師吳永輝解釋,隨著高鐵開通及大灣區發展,會有很大的潛在購買力,未來樓價只會愈升愈高,他指附近城市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已有各形式的物業限購,例如吉隆坡100萬馬幣以上的單位才可自由買賣;新加坡的組屋只能予本地人購買。 

他續建議,政府可研究細單位及資助房屋單位限購,如居屋、首置盤的單位,二手市場買賣時只限港人購買。 不過他就不建議完全禁售私人市場,因供應量將會減低,從而推高樓價。 

被問到政府是否應改變公、私營單位的比例,吳永輝認為香港難以做到新加坡般,公屋比例高達八成,因本港公屋單位供應量少,亦牽涉到地區規劃,如不當規劃會造成「天水圍翻版」,出現就業及社會問題。

團體認為政府應優先考慮發展棕地。(資料圖片)

土地小組提出18項土地供應,包括公私營合作、填海、開發郊野公園及發展棕地等較敏感的議題。 團體認為,政府應大力發展新市鎮,鑑於新界土地主要在發展商手中,原則上不反對公私合營,「因為政府根本無地」,但就要以「公大於私」作大前提,先配合規劃及資助房屋供應,亦不能因大地產商發展而收小業主的地作基建等公共用途,若發展商不合作就可收回其土地。

此外,團體認為政府應優先考慮發展棕地,檢視現未被納入發展計劃的720公頃用地、搬遷葵涌貨櫃碼頭;至於備受爭議的粉嶺高球場,公眾利益大於高爾夫球界別,故可採取局部發展方案。 

土地小組的公眾諮詢將於下月底完結,吳永輝認為最終收回的意見有很多但不統一,因為各團體立場都沒有改變過。土地小組應就最大爭議的幾個議題,提出具體的意見,進行全港辯論及做民意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