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社群】智障成人服務爆煲 日間服務輪候期長達8年

撰文:李智智
出版:更新:

政府正制訂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就殘疾人士的各種服務訂立短、中及長期措施,勞工及福利局計劃下年底向政府提交報告。北區有關注組投訴,當區中度至嚴重智障成人服務一直嚴重短缺,日間服務輪候期長達8年,形容「臨近爆煲」,不少智障畢業生處於「零服務」,家長苦不堪言。該關注組早前收集逾300個簽名,並會見社署代表,爭取增加日間復康服務。

過往北區智障成人服務嚴重不足,據社署康復服務中央轉介系統,統計日間殘疾成人服務(包括弱智人士、肢體傷殘人士、精神病康復者及視障老人服務),截至今年6月30日,北區展能中心及庇護工場的輪候服務人數分別為78和196人,展能中心正常最快輪侯時間為8年,則庇護工場為7年。

8月10日,北區智障成人服務關注組由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協助約見下,與社署助理署長郭志良(後中)會面,表達對北區智障成人服務嚴重短缺的憂慮及訴求。(受訪者提供)

一批智障人士服務機構及家長組織於今年4月12日組成「北區智障成人服務關注組」,並發表「北區智障成人日間及住宿服務」意見書,並於5月於網上召集市民簽名,8月10日帶所收集的逾300個簽名會見社署代表,表達增加日間復康服務的訴求。參與行動的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普光學校的社工盧姑娘稱,社署承諾會於一個月內回覆。

盧姑娘形容,現時北區智障成人服務「臨近爆煲」,中度至嚴重智障成人服務特別短缺。她指出,北區日間服務輪候期長,惟服務單位數目10多年來零增長,只有1間庇護工場和2間展能中心。她稱,雖然北區輪候人數並非全港最高,但隨北區新移民增多,區內特殊學校學生人數上升,加上港人壽命延長,而該區日間服務中心設有宿位,「大部分人都會住一世,流動極少,供不應求」。

社工盧姑娘(右一)與北區智障成人服務關注組促社署增日間服務。(受訪者提供)

盧姑娘又指,即使區內有一些「止咳服務」,如展能中心暫託服務及地區支援中心這類,提供一些興趣班給有需要人士,惟前者需每14天續期及按時收費;後者已嚴重飽和,「原本名額只有55人,已爆錶收生逾60人」,智障學童畢業後需輪候半年至一年,變相等上加等,今年約10位中度至嚴重智障畢業生近一半是「零服務」,大部分基層父母需被迫辭職照顧子女,經濟面臨龐大經濟和精神壓力。

她續指,因智障人士需長期輪候日間服務,令地區支援中心服務積存大批求助者,他們由以往停留1至2年,延長至4至5年,嚴重加大中心負荷,故中心每週亦只能提供2至3天服務,導致未能銜接就學時每週五天有系統之學習,及未能提供全面穩定之訓練,以致子女出現情緒行為問題,家長面對巨大的照顧壓力。有不少中度智障畢業生被迫跨區去大埔、沙田甚至更遠地區參加自費服務,或者接受跨區之日間服務,惟中心不會提供跨區交通接送。

張超雄認為社區照顧服務不用佔地,推行難度不大,只視乎政府決心。(資料圖片)

過往一直協助爭取北區智障人士服務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向《香港01》稱,過往政府對增加日間服務中心的困難歸究「土地問題」,他建議應該將北區內大量村校空置空間或邀請教會騰出空間,用作暫託和日間展能服務,以解燃眉之急,另他亦敦促政府按當區需要作長遠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