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膠」泛濫 港台淨灘行動簡體字膠樽佔逾6成「康師傅」最多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海灘上不時湧現即棄「短命」廢膠樽,不但污染環境,膠樽分解周期也花上數百年。有環團在港台兩地舉行16場淨灘行動,發現在能識別品牌的逾4千個膠樽中,簡體字品牌佔66%,而當中發現最多的是台資「康師傅」(33%),其餘「四強」依次為「娃哈哈」、「農夫山泉」、「怡寶」及國際品牌「可口可樂」。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今年8月發起「短命膠運動 — 廢PET飲料容器品牌調查」,收集超過5,200個廢棄膠樽,簡體字品牌高佔66%。(勞敏儀攝)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今年8月發起「短命膠運動 — 廢PET飲料容器品牌調查」,在港台兩地共舉行16場淨灘行動,收集超過5,200個廢棄膠樽;在能識別品牌的4千多個膠樽中,簡體字品牌佔66%。

簡體字品牌廢棄膠樽泛濫問題在台灣更嚴重,當中以台灣澎湖比例最高。在全島四個監測站收集到近2,600個能識別品牌的膠樽,當中85%為簡體字,繁體字亦有11%。

至於香港的10場調查中(包括港島垃圾灣、大嶼山水口、南丫島、西貢、沙頭角、大埔三門仔、東涌河等),簡體字飲品比例亦達38%,而繁體字達55%。

「康師傅」廢膠樽湧現港台沙灘

此外,在兩地收集到2,938個簡體字品牌廢膠樽中,台資的「康師傅」數量最多,佔33%;其餘「四強」依次為「娃哈哈」(16%)、「農夫山泉」(14%)、「怡寶」(13%)及國際品牌「可口可樂」(7.7%)。至於「怡寶」是在香港發現簡體字品牌膠樽中名列第一,其次為康師傅、農夫山泉、可口可樂及景田。

劉祉鋒表示,調查發現55%膠樽來自本地,反映本地飲品企業責無旁貸,應做好回收工作。(勞敏儀攝)

廢膠樽污染自然環境,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表示,環保署在2015年發布的《香港海上垃圾的源頭及去向調查》,聲稱95%的垃圾為香港自家製造,來自內地只佔5%,認為是次調查反映該比例值得商榷,促請環保署檢視調查方法,而官方的「粵港海洋環境管理專題小組」須加強合作,防堵廢塑料污染海洋生態。

環團飲品生產商訂減塑目標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指,本港未有法規要求飲品生產商提升膠樽回收率,也沒有任何經濟誘因鼓勵市民回收膠樽,致本港膠樽回收率不足9%,與落實膠樽生產者責任制國家8至9成回收率相距甚遠,希望本地盡快落實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令生產者有法可依。

綠惜地球促請飲品生產商,訂定積極的減塑目標及時間表,推出「去膠樽化」產品,例如自助飲料機的販售模式;盡量採取單一物料,因一個膠樽的樽蓋、樽身及膠紙已有3種不同物料,令回收程序繁複及增加回收成本;以及規劃自主回收管道,提升回收比率,並訂定回收所有出售產品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