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胡恩威夥陳婉嫻辦參與式劇場 探討如何做好香港地

撰文:張雅欣
出版:更新:

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將於月底結束。文化評論人胡恩威、工聯會前立法會議員陳婉嫻、灣仔區議會前主席黃英琦、以及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鄭炳鴻等人,聯合策劃參與式政策劇場《做好香港地》,冀透過戲劇演出,與觀眾來一場土地大辯論。

進念‧二十面體聯同香港發展策略研究所合辦的《做好香港地》,上周率先到訪四間中學巡迴演出。在張祝珊英文中學演出時,提到租務管制、最低人均居住面積、社區設施規劃等概念,又即場邀請學生填寫土地問卷。

本身是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的胡恩威接受《香港01》專訪。被問及劇場為何以土地政策為題,他直言:「香港很多社會問題跟規劃有關。」他指出,政府缺乏有系統的規劃,令社區設施嚴重不足,市民「連骨灰龕都要爭」,更令非商業、非地產項目被邊緣化。

例如劇場提及,1997年的時候,全港共有173間戲院,至今暴跌至56間,座位亦由12萬個減少至4萬個,僅及當年三分一。原來,港英政府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推出「土地利用計劃」,將戲院連同學校、體育館等列為社區文娛設施,規定每1000人需設88個戲院座位;至八十年代政府改例,把戲院列入商業零售設施,戲院座位自此與人口比例脫勾。戲院數目暴跌,以致電影投資者不敢投資。

六十年代政府推出的「土地利用計劃」,將戲院列為社區文娛設施,規定每1000人,需設有88個戲院座位,唯有關政策,在八十年代取消。(朱潤富攝)

至於已成歷史的租務管制,在1973年,政府立例限制1981年6月19日前建成的舊樓,租金上限不得多於市值90%,同時限制每兩年租期加租幅度不得多於30%。另外,只要租客願交市值租金,業主必須續租,不得隨意逼遷。

然而,租務管制於2004年全面取消,胡恩威認為,這令社會變得短視,「人們不敢投資太多,因為租期短,大家傾向做些短炒短賣的產業。」他提到,有個從事音響工程的朋友,投資巨額金錢為工廈改裝,即使被業主瘋狂加租,只得無奈接受,直至無法經營。

胡恩威強調,政府要發展產業,尤其創科等回報期長、不確定性高的產業,必須在某個程度上設立租務管制,或在賣地條款內,引入一些保護租客的原則,否則人們寧可北上發展,享受更優厚的空間條件和政策配套。

胡恩威認為,缺乏租金管制,令社會生態變得短視。(朱潤富攝)

《做好香港地》強調與觀眾互動,設有不少諮詢環節。被問及在土地規劃上,政府與公眾的互動是否足夠時, 胡恩威直指:「很多時候都是『閙交大會』。大家只講自己立場。政府覺得一定不可以租管,環保團體說一定不可以發展郊野公園,『這些』一定都是不正確的。」

他認為目前的諮詢停留於各自表述,寸步不讓,「整個社會像很硬的肌肉,要些massage (按摩),大家要放鬆點,深呼吸,不要事事也如此繃緊。」他建議政府建立「房屋大數據」,收集並分析公眾意見,尋找雙嬴的方案。例如市民期望保留郊野公園,政府可不作大規模破壞,而研究興建另類的過渡性房屋,釋放郊野公園潛力。

胡恩威建議政府建立「房屋大數據」,收集並分析公眾意見,尋找雙嬴的方案。(朱潤富攝)

三位張祝珊英文中學中五級的同學觀看演出後,分別接受訪問。關頌沂稱,知道土地大辯論現正進行中,但不知道詳情為何;而看罷演出後,她最想居住在新加坡,因為人均的居住空間和公共空間都較香港多,而且社區配套較為完善。關舜文則說,曾聽聞土地大辯論,但不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有進行問卷調查。楊潔宜認為,《做好香港地》讓她了解更多與房屋問題相關的數據,發現香港房屋問題比想像中嚴重。

《做好香港地》將於9月13、14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

《做好香港地》參與式政策劇場
日期:2018年9月13-14日
時間:8:15 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 及大麥網公開發售
信用卡電話購票服務︰2111 5999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 www.damai.cn
節目查詢:2566 9696
進念網址 www.zuniseason.org.hk

《做好香港地》民意調查︰
https://zh.surveymonkey.com/r/6LJ6FNP

《做好香港地》強調與觀眾互動。(朱潤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