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政府料東大嶼都會成本1500億 黃偉綸竟蝦碌講錯…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18日)舉辦公聽會,聽取公眾對土地供應選項的意見,會上不少人反對填海,更批評東大嶼都會為「天價工程」。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出,由於東大嶼都會人工島水域較淺,估計填海造地成本每平方呎造價約萬多元。換言之,以呎價1.5萬元計,總造地成本料達16兆,遠超香港財政儲備。他其後澄清指,自己講錯成本的單位,正確應為「每平方米」1.5萬元,即造地成本為1500多億,兩者相差近百倍。

黃偉綸於會上錯誤指,東大嶼都會造成本每平方呎約萬多元。(梁鵬威攝)

填海總成本料達16兆? 黃偉綸講錯數!

對於不少人批評,東大嶼都會填海猶如「天價工程」,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出,由於相關水域較淺,水深約4至8米,估計每平方呎造價只是萬多元。他又指,若在新界徵收土地,雖然甲級農地每呎賠償約數千元,但在該區鋪設基建的挑戰亦很大。

不過,以此推算,倘以造地呎價1.5萬元計,東大嶼都會填海1000公頃,總造地成本約為16.14兆元,將成為「天價基建」,亦等同香港財政儲備的16倍,政府難以「埋單」。

不過,黃偉綸其後自己澄清,之前「講錯數」,造地成本應是「每平方米」計1.5萬元,即1300多元一呎,故最終造地本應為1500多億元。值得注意是,這個造地成本仍較外估計的4000億元為低。

百公頃土地只有2至3成用作建屋

他指出,若要發展新發展區,100公頃當中只有2至3成用作建屋,其餘均為道路及公共設施等。對於要求提升公營房屋比例,黃偉綸指出,現時有不少地方的公營房屋比例超過7成,更有26幅新覓土地的公營房屋比例達8成。

此外,基於歷史因素,部份地區的私營房屋所佔土地較多,但他直言:「(私樓)單位數目可能比公營房屋高,但看回政府近年努力,這情況已郁緊。」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亦有出席會議。(梁鵬威攝)
會上有多個團體及市民表明反對填海。(資料圖片)

惟會上有多個團體及市民都表明反對填海。全港劏房居民大聯明黃嘉浚指出,香港並非無地,只是分配及規劃不均,又批評填海時間冗長,難以幫助劏房戶解決急切需要。同時,更有環保團體批評,填海將破壞自然海岸線,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工程師學會會長余錫萬則指出,填海是「刻不容緩」,更可帶工程業就業機會,而大範圍填海更需時20至30年,可為從業人帶來30年的持續工作量,又形容在填海工程中,工程師可享用「頭啖湯」。他又指:「填海後的土地,是用作社會及經濟發展,世世代代都可用。」

新民黨社區幹事陳志豪表示,香港需要大幅增加土地供應,才可能改善現時香港樓價超貴、居住空間超小、輪候上樓時間超長的「三超」問題,而為了大幅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填海造地是比較有效益的方法。惟他對現時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缺乏青年人代表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