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摸蜆】掘蜆守則 身長少於4厘米不帶走 挖完要有手尾填氹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飽覽「天空之鏡」美景的水口灣摸蜆熱潮近年興起,過度摸蜆令蜆隻數量急降、體積變細,甚至影響整個水口灣生態。為加強保育,有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合作制定一套自願遵守的掘蜆守則和工具,例如不建議取走身長少於4厘米的「沙白」,以確保牠們有機會繁衍後代;摸蜆後亦要「填氹」,恢復泥灘原貌。
環團亦將招募公眾人士成為生態調查義工,協助調查水口的生態;若想純粹欣賞水口生態,亦有公眾生態導賞團可以參加。

生態研究完成後,義工會用沙灌滿已挖開的洞,把所有蜆隻放回原處,復原蜆類及泥內生物的居所。(余俊亮攝)

與賣「摸蜆三寶」士多合作 制定守則

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及環境運動委員會資助,開展「環保基金--發掘水口」計劃,盼透過科學方法研究和公眾教育活動共同保護這個豐富的海洋棲息地。項目主任彭莉恩留意到前往水口灣摸蜆的遊客,通常會到附近士多租借俗稱「摸蜆三寶」的櫈子、水桶及泥耙。WWF於是與當地三間士多合作,制定《掘蜆守則》,並向遊客派發可循環再用的保育尺,教導遊客可持續地摸蜆。

用保育尺一度,若「沙白」穿過洞口,就不建議取走。(余俊亮攝)

用保育尺量度可否取走

保育尺共有五款,以水口灣較常見的「沙白」為例,保育尺上會有一個直徑4厘米的圓洞,若「沙白」穿過洞口,就不建議遊客取走。彭莉恩解釋,4厘米的準則是參考韓國和印度的「沙白」成長情況而定,身長4厘米代表牠們已經成熟,讓牠們有機會先繁殖下一代才被人取走。

此外,WWF亦會制定8個《掘蜆守則》,包括呼籲遊客只取走足夠自己食用的蜆及摸蜆後要把凹陷處填平。彭解釋,若沙灘遍地洞穴,沙下的生物容易被捕獵者捕獲;底層的沙含氧量亦較低,如蓋住沙面生物,如螺類,就會不利牠們生活。

為加強公眾參與,WWF 將招募公眾人士成為生態調查義工,協助研究水口的生物多樣性,以推廣公民科學。整個調查會舉辦15次,每次3小時。義工需計算蜆類的數量及量度蜆殻的長度、沿泥灘尋找馬蹄蟹的足跡並將所掘到的蜆放回原處。

+2
摸蜆過後,宜把蜆隻留下及填回泥氹。(余俊亮攝)

若想扶老攜幼探索水口,WWF將於下月起逢周末與舉辦公眾生態導賞,公眾可欣賞水口的生態,增加公眾對泥灘對環境的重要性的認識,當地村民亦會示範如何利用傳統而不破壞環境的方法掘蜆。有興趣參與人士可瀏覽WWF網頁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