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女神」楊文蔚劏房出身 躍入女拔 確信基層憑運動可向上流

撰文:李家偉
出版:更新:

劏房居住環境狹窄,生活在劏房的基層家庭,子女的學習開支早已是一大問題,多少家庭節衣縮食,只求子女早日成龍。也許你會認為基層學生除了學習不應有其他的興趣,但原來卻並不一定。
在運動場上舞動的「跳高女神」楊文蔚,看上去與劏房扯不上半點關係;但原來,她在中學時亦曾經在劏房居住。
總是笑臉迎人的楊文蔚,在劏房中成長,蛻變成運動員,雖然已成名,但也希望以自己作為一個例子,鼓勵基層兒童不要放棄「玩」運動。面對熱愛跳繩、現居於劏房的杰仔,她期望如杰仔一樣熱愛運動的基層兒童,可以堅持下去,繼續投身運動,因為她確信運動能幫助小朋友向上流動。

楊文蔚(左)中學時曾經住劏房,然而因為自己的堅持,環境亦不能阻止她成為職業運動員。(李澤彤攝)

楊文蔚6歲時父母離異,她自小就與弟弟跟外祖母在大圍生活。但好境不常,婆婆在她16歲時因病離世,而當時媽媽亦長期在內地工作,姊弟兩人就搬到旺角劏房相依為命;當時父母給予他們姊弟倆每月三千至四千元的零用,只足夠他們居住在劏房。當時他們居住在砵蘭街的劏房,環境相當混雜,所居住的唐樓甚至有人經營「一樓一鳳」,晚上更是滿街流鶯。

轉讀女拔入校隊 搬返大圍

楊文蔚憶述,當時仍是中學生、而又是校隊的她,經常在該環境出入,令教練早已有微言。後來在教練及母親多番建議下,兩人才搬離旺角遷返大圍,但仍然只居住在劏房;但因為位處大圍,房租依然高企;加上當時剛轉到名校拔萃女書院,所有的科目都需要補習趕上,急需更多金錢支撐生活的楊文蔚固執地希望可以靠自己渡過難關,於是由中四開始她就在社交平台開設網店(Ig shop),靠零售衣服以維持收支平衡。

靠​「Ig shop」維繫生活月入可達8000元

「Ig shop」看似簡單易做,但實際上卻並不容易。楊文蔚指當年每次北上探望母親都會經過衣物批發城,物色好合適的貨品後,便會大包小包「入貨」搬回家;同時又要思考營銷策略,如舉辦抽獎吸引更多人留意等。她自豪地說當時每月的收入可達七至八千元,相當可觀。直至被發掘成為職業運動員進駐香港體育學院,弟弟也選擇北上幫助媽媽工作,所有的經濟負擔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辛苦經營「Ig shop」也由此停止營業。

楊文蔚早前與樂施會合作,探訪住在劏房的杰仔。(樂施會提供)
+29

劏房童已成學校跳繩隊員 志願成「外賣仔」

由破碎童年到精彩亮麗的運動員生涯,楊文蔚的經歷除了推動自己前行,她也希望可以鼓勵到其他基層兒童。她與樂施會合作,上周前往探望在劏房居住的小朋友,遇到了熱愛跳繩的杰仔。現時就讀小六的杰仔,由小一開始加入跳繩班,小三更加入了校隊。雖然訪問當日滿臉疲勞,但一談及跳繩問題,杰仔頓時變得眉飛色舞,惟談及日後的職業志願,他卻只道希望可以做「外賣仔」。

楊文蔚:運動所需資源較學音樂少

常有說法指年輕人沒有向上流動的機會,但楊文蔚卻認為運動是一個有效幫助基層兒童向上流動的方法。她提到,運動比起音樂所需要的資源、金錢更少,如訓練田徑項目只需要一雙釘鞋,相對小提琴或其他音樂器材,價格更易負擔。加上現時大學都有推出各式的運動員計劃,她稱運動可以令大家在學業上更進一步,有助擴闊視野。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可藉自身經歷,讓如杰仔一樣熱愛運動的基層兒童可以堅持下去,繼續投身運動。

楊文蔚認為,運動是一個有效幫助如杰仔般的基層兒童向上流動的方法。(樂施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