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黃偉綸指填海可建立土儲 研究後會諮詢公眾

撰文:梁德倫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於中部水域填海1700公頃,並宣布推出名為「土地共享」的公私營合作發展人農地計劃,爭來社會爭議。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於網誌撰文,指人工島可建立土地儲備,讓現時市區的稠密人口分散,又指明白社會對建造人工島的關注,會在之後的研究進行土地勘測、技術研究及對交通、環境等影響的評估,制定方案後會再諮詢公眾。

「明日大嶼」料提供近1,700公頃填海土地。(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黃偉綸指,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致力開發新土地資源,決心處理「地從何來」的問題。他提到,要待中長期大型新發展區及新市鎮擴展項目,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東涌、洪水橋等,相繼於2023/2024年開始入伙後,土地供應短缺才會稍為紓緩,但為應付未來的需求仍要持續開發土地。

人工島設新運輸走廊 紓緩西鐵負荷

黃偉綸稱,「明日大嶼」願景,在生態敏感度相對較低的中部水域,分階段建造人工島,除了建立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亦有一組新的主要運輸走廊,連接港島北、大嶼山和屯門沿海一帶,加強新界西北的運輸容量,紓緩現時西鐵和屯門公路的負荷。

他指出,計劃首階段在交椅洲附近建造約1000公頃的人工島,爭取2025年開展工程,建立近零碳排放的宜居城市。而新增的土地儲備亦可讓現時市區的稠密人口分散,以及落實舊區重建。他認為,倘配以適當的規劃措施,例如在舊樓拆卸後減低發展密度,或將部分用地改作公共空間或社福設施等,可一併解決舊區樓宇老化、人口密度過高、公共休憩空間及社區設施不足的問題,改善居住環境。至於第二階段在喜靈洲附近建造約700公頃的人工島,要視乎研究結果和需要,現時沒有擬訂施工時間表。

黃偉綸指,明白社會對建造人工島的關注,會在之後的研究進行所需的土地勘測,技術研究,以及項目對交通、環境等影響的評估,然後制定方案,為日後的公眾諮詢提供更全面的資料。

他又解釋,「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可以在短中期滿足公私營房屋的需求。而先導計劃會以透明的準則和程序處理申請,當中規定新增的樓面面積不少於六至七成須用作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的公營房屋,強調在參考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最終報告後,希望在明年內推出。

黃偉綸亦在出席一個電台節目後指,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的時限大約是數年。政府會提出公開公平原則,經過政府審批,會交由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處理,最後行政會議才會「拍板」,政府將維持透明度,會公開申請者獲通過的原因。外界憂慮土建會成員多是地產商或相關業界,黃偉綸指,委員會有利益申報機制,如成員涉衝突將不能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