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人民日報:大橋工程實現零污染 中華白海豚零傷亡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千億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於10月24日通車。內地官媒《人民日報》今日(28日)發表題為「大橋通三地 協作添動力」的報道,當中稱港珠澳大橋的施工標準是「就高不就低」,更揚言各項環保措施「史無前例」,大橋實現環境「零污染」和中華白海豚「零傷亡」,兌現「世紀工程完成、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諾。

《人民日報》報道稱,港珠澳大橋最終實現環境「零污染」和中華白海豚「零傷亡」。(資料圖片)

《人民日報》報道表示,港珠澳大橋跨越的伶仃洋是中華白海豚的最大棲息地和保護區,為確保工程對中華白海豚影響減至最低,綠色理念和「就高不就低」的原則貫穿整個施工過程,各項環保措施「史無前例」。

報道稱,港珠澳大橋最終實現環境「零污染」和中華白海豚「零傷亡」,兌現「世紀工程完成、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諾。報道又引述指,港珠澳大橋開通當天有5頭中華白海豚造訪,更形容:「牠們向著大橋慶典現場方向躍海而出,騰空起舞,上演婀娜多姿的『海上芭蕾』。5位貴客的到來,為大橋開通慶典增添了別樣的喜慶。」

(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報道最後指,港珠澳大橋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或正在解決,「有些融合還不夠完美,有些三地合作的層次和水準還有待提高。」惟同時強調,三地融合非易事,需要時間與耐心。

本港環團指中華白海豚已減至47條

事實上,本港環保團體不斷提出港珠澳大橋工程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其中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在本月23日的一個電台節目中指,中華白海豚的數量由2012年的80條,大幅減少至現時的47條,直言不能接受。

他指出,大橋工程影響中華白海豚的分布位置,在大嶼山東北水域,中華白海豚的數目於2013年及2014年都持續下降,2015年至2017年該水域更沒有錄到海豚出沒的數字;惟工程前,該水域有約10條海豚出沒,顯示海豚數字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