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港學者攜《香港的前途》索簽名 喜獲即席揮毫賜對聯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華人文化圈曾以「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形容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世人讀過《書劍恩仇錄》、《天龍八部》、《鹿鼎記》,又何明瞭筆下主角是金庸對港人回歸前的身份投影?有本地學者認為金庸筆下的人物正好反映其政治觀,於廿年前攜同金庸的《香港的前途》向對方索取簽名,前無古人。除了獲得「查良鏞」三字,更喜獲對方即席揮毫賜對聯,畢身難忘。

蔡元豐(右一)與查良鏞(右二)於1998年在落磯山脈遊玩留影。(受訪者提供)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蔡元豐鍾愛金庸著作,更與對方有過數面之緣。蔡元豐向《香港01》憶述,1998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舉辦「金庸小說與20世紀中國文學國際研討會」,蔡元豐正好攻讀比較文學博士,負責接待金庸。行程第二日,金庸就喊悶,想逃離研討會,於是著蔡元豐駕車帶他到落磯山脈遊玩。當時行車速度頗快,金庸不但沒有驚慌,反幽默地指蔡元豐是「雪山飛車」。毫無架子的金庸烙印在蔡元豐腦海。

遊玩過後,蔡元豐取出由金庸以真實姓名著作的社評《香港的前途》一書邀請他簽名,他記得金庸當時有驚訝,「他有驚訝,從來都沒有人邀請他簽此書。」於是,金庸親筆簽下「查良鏞」三字,並即場寫下對聯。

為何棄武俠小說而取政治書?蔡元豐解釋,他一直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能反映其政治觀,如回歸前的港人身份認同。他舉例,如《書劍恩仇錄》的陳家洛在胞兄乾隆和反清大業中的矛盾;《天龍八部》中喬峰,對自己契丹人和漢人兩個身份的抉擇;以及《鹿鼎記》中韋小寶既是太監,又是江湖小混混。一切矛盾,若套用於港人回歸前的身份焦慮,絕對適合。

政治書籍嚴肅,金庸本人卻風趣幽默。蔡元豐記得,當時金庸有意攻讀歷史學博士,已著手準備。談及此事,金庸笑指:「功課是太太寫的!」其妻連忙澄清只幫忙打字和搜集資料,所有歷史概念都由金庸而來。「很謙厚、毫無架子、是一名很寬厚的老人,一件小事足以反映他為人。」

千禧年後,蔡元豐亦與金庸見過面,從此成永訣。幽默風趣的老人只好伴隨廿年前的洛磯山脈,長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