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黃錦星:研超市付費袋「一袋兩用」 市民轟勞民傷財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環境局向立法會提交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草案,明日刊憲,希望明年審議及通過,預料2020年底實施。環境局長黃錦星今(1日)出現電台訪問表示,主流民意支持垃圾徵費,日後市民可在數千個地點購買指定垃圾袋,並研究超市等的付費膠袋,替代徵費的指定垃圾袋,做到「一袋兩用」。
有聽眾批評垃圾徵費是「勞民傷財」,稱管理費已包垃圾處置費用等。黃錦星指,建立制度以推動大眾對源頭減廢的意識,收費水平介乎台北和南韓之間,形容定價是「好克制」,相信本港家庭客負擔。

黃錦星指出,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減廢目標,他期望香港可貼近目標。(林若勤攝)

新例下,市民須購買指定垃圾袋棄置家居廢物,如違規會罰款1500元。黃錦星表示,徵費是減廢減碳的「火車頭」,對比亞洲其他地區的減廢進程,本港的進度較慢,必須加快步伐做到污者自付,而主流民意亦支持。他指,近年垃圾量上升,港人平均每日棄置量達1.41公斤,較其他大城市高。故日後本港會設立逾千個地點,給市民購買指定垃圾袋,包括超市、便利店、郵局及新增自動販賣機。

他表示,將以一年至年半時間準備徵費,以教育宣傳為主、配合社區支援,並會研究以超市等付費的膠袋,替代徵費指定垃圾袋,做到一袋兩用。他續指,徵費收入將用以加強回收配套支援,達至專款專用,而明年會額外增撥3至4億元,落實垃圾徵費。

對於被指未做好回收配套便推行垃圾徵費,其中位於北區沙嶺的廚餘廠最快要到2021年才落成,變相市民仍要將廚餘與其他垃圾,一併放入指定垃圾袋,或增加費用。黃錦星坦言,資助屋苑設立廚餘機的「反應一般」,但認為在垃圾徵費等多管齊下,情況會有改善 。至於施政報告提及推行「逆向自動售貨機先導計劃」,黃錦星笑稱,自己很少使用膠樽,又鼓勵大眾外出時自備水樽,惟配套會與時並進,當局會考慮若膠樽未被清洗乾淨,將如何處理。

而「四電一腦」廢電器生產者責任制實施三個月,黃錦星透露,初期社會仍需磨合,回收數量相對較少,但目前營運暢順,處理的數量已達要求,零售商亦做到同步送舊迎新免費搬走舊電器,送往回收設施,至今約接獲20至30宗投訴。

政府建議市民使用這種印有「大嘥鬼」的指定垃圾袋棄置垃圾。(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有聽眾表示,繳付的管理費已包垃圾處置費用,及擔憂日後垃圾袋會加價,並批評徵費未針對生產垃圾的商家,舉例購買食物時包裝過多。黃錦星指,建立制度是推動大眾對源頭減廢的意識,而收費水平介乎台北和南韓之間,形容定價是「好克制」,相信本港家庭客負擔。他又表示,超市付款膠袋已9年未加價,而大眾對商品包裝的看法,會影響購買意欲,從而透過市場力量改變商家「變陣」。

另有聽眾直斥,垃圾徵費是「勞民傷財」,稱在街市買菜時,有膠袋可重用載垃圾。黃錦星表示,政策可改變社會風氣,令大眾轉變用完即棄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