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深大律師女性僅佔12.5% 律師袍下3位巾幗堅持自我

撰文:陳雯慧 陳健佳
出版:更新:

律師行的師爺(即法律行政人員)接了一宗販毒案,他跟客戶說:「我找了一個女大狀,你有沒有意見?」客戶不假思索便說:「我怕她不夠硬朗,怎樣贏到對手?」師爺怕客人輸官司,會推卸是女大狀的問題,於是換了男大狀頂上。
愈趨男女平等的社會中,法律界仍然是男性主導。即使大學法律系每年入讀的女生,已經超越男生數目,但正式執業,甚至專打刑事案的女大狀相對少。大部分專長民事案,即使是刑事,也傾向商業罪案較多。《香港01》訪問3名女律師,在陽剛領域上,如何維持自我又不失女人本色。

大律師公會統計,全港有1247名大律師,863名是男性,384名是女性,當中成為資深大律師有96人,女性只有12人,佔12.5%。

每年的司法年度開啟禮,雲集所有法律界人士,法官、資深大律師則獲安排坐在台上。(梁鵬威攝)

高等法院上周六(6月11日)舉行一年一度的委任資深大律師儀式,4位精英晉身大律師的塔尖。其中較矚目的是刑事出身、律政司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黎婉姬。她專長刑事案,曾經處理美林董事妻子殺夫案。萬綠叢中一點紅,根據大律師公會統計,全港逾千個大律師中,女性只佔30%。而成為資深大律師的女性,只有12人。

2006年成為資深大律師的譚允芝,是現任大律師公會的主席。她在商標法是業界的表表者,原來她入行時,也曾處理過刑事案件,並有一次難忘經歷,「當時做當值律師服務,有市民被控打執法人員,但原來他無辜,盤問中發覺案中受傷的是他。還他清白後,他好感激我,幾天後,他找到我辦公室地址送禮物來」。

這次維護正義的經歷,並未令譚允芝選定從事刑事案,她認為民事案的類形較多,較具挑戰性,最終選定民事案。不過,處理刑事案期間,她稱適應能力要較高,「接觸一個比較黑暗的世界,接觸的人跟自己不同,你要明白他們的語言、行徑。」

刑事案件分為「街頭刑事案件」(STREET CRIME)和「白領刑事案件」(WHITE-COLLAR CRIME),前者是指打劫、殺人、風化、販毒等。街頭刑事案件很多時靠師爺接辦案件,再委託大律師處理。白領案件涉及商業訛騙、貪污、洗黑錢等。

譚允芝是現任大律師公會的主席。(梁鵬威攝)
以前有人會講,法官聽你話,因為你是女仔。對手這樣說是令你不自在,你贏他就會這樣說。
譚允芝(1984年執業) 資深大律師

師爺:客戶嫌女大狀不夠強勢

「本地行專做刑事的多為男性,因為三教九流都要識,我以前專做商業案件,犯事的人很斯文,但他們嫌女律師不夠大路,只看小處,無大將之風。」入行逾20年的男律師稱。另一位師爺也坦言,若找女大狀負責案件時,會先問問客人意見,「一旦官司輸了,客人會嫌女律師做得不好,又會埋怨我們,所以事先問他的意見會較好。」

面對如此看法,女律師又如何對應?譚允芝說:「好唔好打,不只是在客人面前,也要在法官面前表現是否可行,好唔好打,不只是裝腔作勢,就可以變得好打。」她續說:「如果你開口法官不聽你說,或者多多餘餘撒嬌撒嗲,當然沒有用,你要取悅的不是客人,而是贏得法官的信任,如果打官司,你經常做得好好,沒有理由不推薦你。」

大師姐之言,年輕一輩也有同感。區曉嵐2002年執業,是本港少數有涉獵刑事案的女大律師。「在法庭上,being female(作為女性),我不會認為女性『蝕底過』男性。」

她表示,街頭刑事案件依賴師爺的穩定客源,有時未必會是客戶開口指明不要女大狀,「你試想一下那些STREET CRIME的案件,被捕人士找一個大律師擔保,他都想找一個同聲同氣的人,他們說話經常夾雜粗口,平日女大律師不會是這樣,根本是思維模式、氣場的不同。」

作為前輩,譚允芝分享一套應對方法:「你工作啫,正正經經,你未必mixed埋佢哋,未必有同樣行為。他們鍾意玩,未必要跟他們去玩。他們鍾意飲杯嘢,你鍾意禮貌上可參與,不鍾意可以不去,仍然可以保持好獨立,我們不是要自己搵生意回來。」

刑事案中接觸社會黑暗面

然而,在社會文化上,客戶已選擇不要女大狀;而且「街頭刑事案件不只是打官司,還要到赤柱、荔枝角、喜靈洲甚至羅湖的收狎所或監獄,聽取客人指示,該等地方都是污穢穢的,很多女大律師都未必喜歡入內,所以甚少行內女大律師會專做街頭刑事案件。」

區曉嵐2002年執業,是本港少數有涉獵刑事案的女大律師。(梁鵬威攝)
在法庭上,Being Female(作為女性),我從不覺得女性(大狀)「蝕底過」男性。
區曉嵐(2002年執業) 大律師、調解員

區曉嵐現時所處理的刑事案件,亦只是佔其整體案件的三成,都是屬行內俗稱的「白領刑事案件」,其餘七成都是商業法、建築、土地等民事官司。

譚允芝直言,女性擔任大律師最大的弱點,「太過意識到自己是女性」女為悅己者容,但她認為有些「Do and Don't」要注意,例如「不要打扮太女性化,眼睫毛好長、頭髮又太刻意處理,可以將自己變得專業些、中性些,並非要你扮男仔,或像男性般的說話態度,而是讓人忘記你性別的分別,讓人專注你的功夫。」她指女性細心,敏感度高的優點,有助律師工作。

譚允芝稱,以前也有男律師這樣說:「法官聽晒你,因為你是女仔。」這些話是令女性覺得贏了官司,也不是憑自己實力。

年輕一代面對的市場競爭

區曉嵐從不認為女性不適合當大律師,只要任何人都有獨立、大膽、堅持己見的性格,都可以加入大律師行業,男女大律師上庭的訴訟技巧亦無太大差異,反而她認為近年入讀法律學院有7成都是女生,加上女生溝通技巧和語言能力強,相信未來趨勢是更多女大律師會「take silk」,被委任資深大律師,但她感慨的是,近年加入大律師行業者,都較她13、14年前入行更困難,不是因為法律界要求專業資歷或取得執業牌照困難,而是要在這行繼續經營下去、維持生計十分困難。

區解釋,隨着更多法官能操雙語、互聯網令資訊發達,很多當事人選擇親自出庭訴訟,加上現時租金昂貴,大律師又不能賣廣告找生意,若無口碑、人脈網絡,大律師行業實在經營困難,她知道有年輕大律師為節省成本,甚至和幾位大律師共用一房、一秘書,但仍有很多資歷不足5年的年輕大律師撐不住,轉做事務律師。

區補充,近年立法會修訂法例,容許執業最少5年的事務律師只要通過評核,便可以於高等法院或更高級法院出庭發言,所以亦有一些原有意加入大律師行業的法律系畢業生,先任執業律師,通過評核後轉去一些專做訴訟的律師行工作,或待一段時間後,才轉做大律師,亦是可行的辦法。

黃幸怡是女律師協會前會長,因迷上電視劇中的鄭裕玲,在庭上雄辯滔滔的樣子,因此選讀法律系。(梁鵬威攝)
做自己,堅持夢想,努力完備自己的技術,advocacy(辯護能力)要儲回來,不是講得多就得。
黃幸怡(1998年執業) 美心食品有限公司顧問

女性的家庭角色是障礙?

黃幸怡是女律師協會前會長,因迷上電視劇中的鄭裕玲,在庭上雄辯滔滔的樣子,因此中學就已跑到法庭旁聽,並順理成章選讀法律系。攻讀碩士後,重新檢視自己的發展。回港後,轉向商業機構工作。

她指,愈來愈多女性修讀法律系,她經常向師妹忠告:「要結婚生仔的話,入行時好好找個伴侶發展,否則投身工作後,忙得不能培養一段感情。」很多人眼中,女性有天生的障礙,就是結婚產子後,家庭角色較重,就不能專注律師工作。甚至踏入中年,又產生另一困惑。

譚允芝則有此回應:「女人到40幾歲,如你非向上行,職業生涯不斷進取不斷進步,好容易會令人覺得你就快退休啦,你又搵夠錢,有老公冇老公你都差不多退休啦,仔女又大晒啦,你仲搏嚟做咩呢?」譚的前夫是資深大律師莫樹聯,共有兩個子女,相比之下,外界認為男人很少計劃40多歲退休,因為還要養家。

如何在家庭與工作中取得平衡?回顧發展,黃幸怡指女性在法律界的地位已有提升,「以前的女法官、女律師多負責家事法庭的案件,現在逐漸在商業案,調解案中佔一席位。但黃幸怡稱,很多律師行與商業機構推廣專案模式(project based),律師按專案要求提供服務,更彈性兼顧家庭與工作。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