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食環署認高危食物檢測時間和取樣過程有改善空間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今早(18日)繼續就《審計報告》對食物安全中心管理食物安全的批評展開公開聆訊。多名立法會議員在會議中,針對食物投訴個案大增及處理投訴時間作出質詢,包括報告中有關奄仔蟹投訴的處理時間長及樣本抽取批次不一的問題。
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劉利群指這是個別例子,但承認處理不佳,有改善空間。因應個案,中心已跟新指引,除生蠔及壽司等高危食品外,時令食品亦可即時抽取執法樣本,縮短緊急投訴處理的時間。

劉利群指,因應奄仔蟹的個案,中心亦跟新指引。(資料圖片)

審計報告中提及一宗食安中心投訴處理時間較長,且在收到測試結果不合格的42天後才發新聞公告的情況。食安中心在2016年至2017年間處理一宗奄仔蟹個案,中心在16年12月15日年抽取涉事的奄仔蟹監察樣本後15天,證實結果不合格,樣本含有禁止使用的獸藥,但食安中心未有公布結果,延至42天後才公布,被審計署批太遲公布結果。此外,中心於公布結果的同日,到同一街市攤檔抽取執法樣本,結果顯示合格,但原來不合格的監察樣本已經售罄,執法樣本來自另一批次。

食環承認處理投訴有很大改善空間

劉利群承認個案處理有所延誤。根據食安中心的指引,投訴個案主要先抽取監察樣本作檢驗,待樣本顯示不合格才會抽取執法樣本。不過,壽司、生蠔、奶類製品,冰凍甜品、可令市民食物敏感等高危食物可直接抽取執法樣本。因應奄仔蟹的個案,食安中心已經更新指引,時令食品若有安全問題亦可即時抽取執法樣本,加快處理時間及採取進一步行動。

針對處理個案延誤,劉利群解釋,因為17年出現不少假米、假紫菜及假蛋,令處理上出現延誤,強調日後會加強內部溝通及培訓。

17年轉介食安中心的食物投訴個案有5,569宗,較16年增加超過600宗。投訴假裝或冒充食物的個案較16年上升188%,由13宗增至118宗。劉利群指,去年較多人謠傳有虛假的食品,相關投訴亦較多。食安中心有就個案測試,以及和海關合作,118宗個案中,所有檢測結果合格,投訴不成立。

食物投訴有證物沒有證人 未能作檢控

去年錄得5569宗食物投訴,當中586宗投訴有相關證物,而且投訴人願意出庭;1403宗投訴有相關證物,但投訴人不願出庭;而沒有證物的投訴個案,即市民進食後感到不適的個案亦佔大多數,有3580宗。劉利群指有證物,但證人不願出庭,往往因證據不足,未能作出檢控。食環署會密切監測該食肆每年巡查,表現好的食肆,約20周內巡查一次,表現較差則4個星期巡查一次。同時食環署會採用記分制,根據法庭上定罪的嚴重性記分,扣分至一定數目會停牌七天、十四天,最嚴重會永久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