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生】考全級首五名仍被「藤條炆豬肉」 家長期望愈高愈躁底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多數父母的期望,但有調查發現,父母高期望或對資優子女帶來壓力。有基層家庭出身的媽媽,要求資優女兒每次須考獲全級首五名,即使女兒一直達到要求,她亦會為了女兒在考試前睇小說而大動肝火,甚至出動衣架「藤條炆豬肉」,她最終在接受家長培訓後,學習到調整對子女的要求,以及與子女的相處之道。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2017年初進行「家長期望」調查,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801名資優生,發現家長對資優生期望愈高,會令子女情緒愈易激動、壓力大,更易鼓吹完美主義、對學校課堂不感興趣,而且資優生擅長的東西太多,難訂立專注發展的目標。

家長蓋太(右)感激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提供家長培訓,令她學習到如何與女兒相處。(鄧穎琳攝)

考全級第二被譏「千年老二」 睇小說被當懶散

約30年前從內地來港的蓋太指,一家四口全賴丈夫工作支撐,屬基層家庭,即使子女十分聰明,亦難提供培訓,她感受學苑提供大量免費或低收費課程給女兒及家長,擴闊女兒的視野。

她坦言,自己從前對子女要求相當高,要求女兒每次考試須考獲全級首五名,即使女兒達到要求,她亦會因女兒不願備戰考試而大動肝火,「同學叫佢做『千年老二』,因為每次都考第二名......試過考試前見到她睇小說都唔溫書,我就攞起衣架想打佢,佢搶走衣架後,遞杯水叫我唔好嬲,我當刻好慚愧。」她參加學苑的家長訓練班後,調節了對子女的期望,亦學習了與子女的相處之道。

自2008年起提供服務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更請來3名首屆獲取錄的學員分享。左起為余浩榮、駱美君及盧安迪。(鄧穎琳攝)

資優生分享兒時經歷:問題太多被老師設限 只能問三條問題

事實上,學生在課堂上離座、拉著老師,試前不願溫習,未必是他們頑皮或者「問題兒童」,更可能是資優生。現年27歲的余浩榮,在香港科技大學取得學位,到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進修心理學後,更取得獎學金到牛津大學深造心理學博士。他直言,自己從小求知慾強,愛發問,「會在堂上拉住寫緊黑板嘅老師衫尾,要老師講解」,更會列出清單在課後拉著老師發問,最終被老師限制只能問三條問題,以及在轉堂期間發問。一度被誤以為是過度活躍症學童的他,經評估後確認屬「資優生」。他感激當初學苑提供培訓課程,令他認識到不少朋友,亦學習到學校課程外的知識,「學苑入面大家都會問問題,我唔係異類。」

負責是次調查的學苑研究部主管馮子豪形容,家長的期望對資優子女而言屬「兩刃劍」,建議資優生家長多與子女溝通,平衡現實情況,協助子女訂立能令他們開心及可行的目標。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前學員兼史丹福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生盧安迪直言,資優生自尊心較重,建議家長想了解子女內心世界時,先由自己的工作上遇到的困難說起,讓他們身同感受,再引導他們分享內心世界。

吳大琪指將會加強培訓初中資優生,為本港培育STEM人材。(鄧穎琳攝)

學苑院長:本港學生機械人表現落後內地生 未來將加強培訓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吳大琪表示,因應政府及教育局積極推動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醫學),學苑亦從過往機械人大賽中得悉,本港學童對機械人的基礎知識不及內地學生,故將會加強培訓初中資優生,盼為本港培育STEM人材。他解釋,日後學苑的STEM課程將「由零教起」,不再只「砌LEGO機械人」。除STEM課程有改革外,學苑料最快明年春季新增線性代數、C++電腦編程課程。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發佈家長期望對資優子女影響的調查。(鄧穎琳攝)

學苑課程將來或列入大學計分制內

學苑為更有效培訓資優生,早前更改會員要求,不論是學校推薦還是自薦者,均須完成約3至4個月的網上課程,並通過考核,才會被納為正式會員,以減低會員未能完成課程、浪費資源的機會。吳大琪透露,已有約4000名學生參與網上課程,當中約一半人完成課程並通過考核,而在不再為學校推薦學生人數設限後,學苑首輪接到與以往相若的推薦人數,惟學校數量減,故正推出本學年第二輪收生,暫未知最終新增會員數目。

他另透露,不少家長關心課程對入大學有否幫助,而教育局亦期望資優教育能扮演更重要角色,故希望讓完成指定課程或活動的學苑學生可有個「名份」。他解釋,學苑課程不會與文憑試內容重疊,教育局需時與各大學討論成績換算方法,料需時至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