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字頭校長領導唯一聾校 啟發學生潛能 配匙園藝多技能助就業

撰文:陳健佳
出版:更新:

走進路德會啟聾學校的校園,最吸引是走廊的牆璧,都是學生的畫作。有人像、有風景,色彩燦爛。創意科技室內一道穿梭機門,以為是拍戲的道具;學書法的活動室,也有中國建築風格的元素,不像一般課室。校長許加恩視藝科老師出身,所以校園設計落足心機。

許加恩校長跟學生用手語及口語同步溝通。(梁鵬威攝)

40歲未到管理香港唯一聾校

許加恩,38歲,加入路德會啟聾學校也是他信仰的使命。父親是路德會堂牧師,年幼時他跟父親到教會時,父親已經向聾人傳道,他在旁做小助手,幫父親換幻燈片。他在外國讀傳理系,回港做設計工作,後來到傳統學校教書,做視藝老師。25歲他加入啟聾學校,曾教視藝及電腦、聖經等。兩年前,36歲的他便升任校長。

作為全港唯一聾校,外國要知道香港的特殊教育情況,教育局以啟聾作示範單位。話雖如此,許校長也面對收生壓力,特別是入讀啟聾的學生,必須合乎教育局要求。

現時教育制度下,有聽障學童可以入讀主流學校或聾人學校,不過,教育局為路德會啟聾學校設立很高的收生門檻,只有被定為嚴重聽障,即雙耳都有聽力問題的學生,並要在教育局安排下才可入讀。學校用手語及口語教學,學校課程由小一至中六,全校共67名學生。

走廊看到的畫作都是學生的作品(梁鵬威攝)
學校設有工具教學生配鑰匙、電腦設備等,希望他們有一技之長。(梁鵬威攝)

「特殊學校課程是否需要考DSE?」​

嚴重聽障學生仍然要跟健聽學生一樣,接受同一樣的學科、要考中學文憑試(DSE)。許校長坦言學生成績不理想,即使偶爾有些能考上大專繼續升學者,也基於學校沒有足夠的聾人教育配套,而中途停止升讀。「特殊學校課程是否需要考DSE?」他稱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毅進課程的學科也未必適合他們。就算有學生能排除萬難繼續升學,也缺乏聾人輔助配套,有學生中途輟學。於是許校長以職業規劃主導、為學生開發出路更為重要。

他希望能力高的學生可以發揮教育潛能(STEM -科學 (Science) 、科技 (Technology) 、工程 (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能力較弱者,可以學其他手藝。校方跟酒店、餐飲業等聯繫,安排學生去觀察,知道工作情況。而中學部的金工木工課室,齊備配鎖匙的器材,又僻出一角教園藝。許校長稱是學生的課程之一,「我希望他們學到一門手藝,日後多個就業機會。」他指部份學生畢業後在包點、美容、餐飲業、倉務員、汽車美容等範疇工作。

練毛筆字的活動室設計得古色古香,讓學生有不同體會。(梁鵬威攝)

本周日聾人職業博覽

許校長展示學生參加校外比賽的成績,「創新科技嘉年華2015微型震動機械人接力賽2.0一等獎」、科技大學的水底機械人比賽。看似玩樂性質的獎項,但對這所學校的學生來說,得來不易。入讀這間學校的都是嚴重聽障,部分學習能力也較弱,所以許校長希望發掘他們其他潛能,建立自信心。

本周日(6月26日)啟聾學校會舉行聽障人士就業博覽會,大會安排僱主及聽障僱員分享,現場有商業機構、非政府機構及社會企業的僱主參與,即場安排聾人應徵者面試。

從聾校學生的肢體語言可以感受到無聲的熱鬧。(梁鵬威攝)
聾校學生必須是嚴重聽障,即雙耳有問題,即使家長想安排有聽障的子女入讀,教育局也不會批准。(梁鵬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