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廢料】立法會跟進走私 議員:香港淪「世界垃圾轉運站」

撰文:羅俊文
出版:更新:

《香港01》早前公布和國際環保組織合作的跨國調查,發現大批電子廢料由美國走私來港,背後由中港集團操控,隨時要香港環境「埋單」。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今日召開會議,討論回收物料的進出口管制,多名議員關注當局有否跟進《香港01》所指、位於新界的多個電子回收場,又批評當局巡查露天回收場,令本港淪為「世界垃圾轉運站」。環保署回應指,報道刊登後已即時跟進,現時監管電子廢物污染環境的法例已於今年3月通過,但礙於該法例未正式實施,非有害電子廢料仍可入口本港,並運到新界拆解,如只涉及簡單拆解程序,當局無權檢控。

電子垃圾場污染本港鄉郊,電子垃圾釋放有毒物質,污染地下水及泥土。(資料圖片)

議員陳偉業批評,環保署在處理「洋垃圾」及電子廢物問題上,往往靠傳媒及市民舉報,仿如如夢初醒,導致本港淪為「世界垃圾轉運站」。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左一)指,當局並非「什麼都無做」,又指部門今年3月巡查時曾查出數個違規回收場:「大家唔好有錯覺,以為(環保署)不願意做。」署任環保署助理署長(環保法規管理)何嘉文補充,《香港01》報道刊登後,環保署已派員到有關電子回收場搜證,目前正等待化驗結果。

5年電子回收場僅16宗檢控

何嘉文又指,環保署過去5年檢查3200個入口貨櫃,發現當中有169個存放有害電子廢物,涉及100宗個案,全部已完成相關檢控。另外,環保署也緊密留意電子廢物回收場情況,並在過去5年巡查約700次,當中有16宗個案被檢控。

環保署指,如電子回收工場不涉及化學處理程序,以及污染空氣或水,當局都無權控告。(資料圖片)

議員質疑當局,過去5年來只檢控16宗電子回收場違規個案,檢控上是否有困難。何嘉文稱,礙於《2016年促進循環再造及妥善處置(電器設備及電子設備)(修訂)條例》仍未生效,電子回收場如不涉及化學處理程序,或者製造水污染及空氣污染,環保署都不能控告。至於入口本港的貨櫃抽查,何嘉文指當局會與海關合作,根據線報及風險評估繼續抽查,如發現有人違規,會即時退回有關貨櫃,並會通知當地環保部門。

環保署指,《香港01》刊登有關報道後已即時跟進,現正等待化驗結果。(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