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杏林覺醒黃任匡倡引入英聯邦醫生: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撰文:麥凱茵
出版:更新:

流感高峰期,公院病床爆滿,醫護壓力也同樣爆煲。杏林覺醒成員、屯門醫院心臟專科醫生黃任匡今日(30日)在《明報》撰文,直斥若不檢討單程證配額,任何解決方案都只是「杯水車薪」。他又倡議政府應重新考慮又入英聯邦醫生,認為過去政策一直行之有效,指責廢除政策涉政治原因,「如今公營醫療制度崩潰,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

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認為,引入英聯邦醫生是最直接解決人手問題的方法。(資料圖片)

醫院管理局前主席胡定旭早前公開表示,支持恢復回歸前讓英聯邦醫生直接來港執業的做法。黃任匡對此表示贊同,並在文章中指出引入英聯邦醫生的原因有三,分別為英聯邦國家的醫生質素相對較有保證,普遍市民對之亦較有信心;本港至今仍沿用英國體制訓練醫生,無論在院士資格,專科考試亦依舊與英聯邦國家合辦;英聯邦各國學醫的港人較多,他們最有機會願意回流香港。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前)早前出席醫生的申訴大會。(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雖然黃任匡坦言,引入英聯邦醫生並非上策,同時亦可能有風險,惟吸納英國皇家專科學院資格的海外醫生,是最快能紓緩人手緊張的做法。他又指出,除人手問題外,每日的150個單程證配額也是令醫療系統崩潰的原因,「無論150個單程證,或者認可英聯邦醫生資格,兩者都有機會踏入到政治禁區。」他冀政府以港人的福址着想,檢討單程證配額,以及重新引入持認可資格的英聯邦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