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劏房戶訴政府放生高球場:每球波都建築我痛苦之上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政府周三(20日)公布,將局部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32公頃用地,主要可建公營房屋。
居於劏房的萍姐(化名)聽見消息後一度喜上眉梢,認為不可能的事終有希望。但她其後細心一想,只收回32公頃土地換來的公屋單位,未來也許「輪也輪不到」。
年輕曾是納稅人,老來長年患病,66歲之齡還要由「正常」大小的劏房搬至只有50呎的劏房,曲身席地而睡。萍姐見眼偌大的高爾夫球場淪權貴玩意,再眼看一眾低下階層為一個家顛沛流離,不禁慨嘆:「每一球擊出嘅高爾夫球,都建築於我嘅痛苦之上。」萍姐更稱有可能未上樓就已離世,對政府已不抱希望,但只求不要死了也無人知。

萍姐的劏房只得50呎,每晚也要曲膝睡覺。(張雅婷攝)

居住劏房6年的萍姐,因受政府綜援的租金補貼所限,最近從一個80呎的劏房搬至一個只有50呎的劏房,月租3,200元。還未扣除水電開支,萍姐每日只剩80元零用錢。年輕時從事文職、又曾做過洗碗,惟患病後令萍姐未能工作,身為長者,卻因住屋問題令她難以安老。

曲身席地睡四階磚   恐未上樓先過世

一直是「無殻蝸牛」的萍姐一生經歷至少廿次搬遷,從有租金管制到天價租金,大屋搬細屋,更慘至要曲身睡在只有四個階磚的地下。自言樂觀的萍姐每當談及居住問題,總不禁眼眶泛紅,為此更要接受心理輔導。「再住落去,我真喺癲!」萍姐說的,是曾經居於無窗劏房的經歷,兜兜轉轉,萍姐新租的劏房一開窗就是天井,又面對同一困境。

萍姐去年申請公屋,房署職員稱她可能要等四年,「𠵱家話四年,等六年都無佢符,話唔定我到時bye bye(死亡)都未知!」政府的「土地大辯論」曲終人散,她亦關注當中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一事,直到得悉政府公布收回部分後,她開心了一陣子:「一直以為無可能收得返!」但開心過後,疑惑隨之而來:「得咁少?係有好過無咁解!政府到底是不是有心做事?」

萍姐說,她不是仇富,但高球場是牽涉公平問題。她解釋,高球場使用率偏低,認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先解決房屋問題,給市民基本生活保障。看見高球場「曬太陽」,萍姐感到痛心:「打每一球高爾夫球,都建築於我痛苦身上。」

關注組:劏房戶看不見希望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直協助萍姐的關注葵涌劏房大聯盟成員丘梓蕙批評,政府雖說全盤接受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土地大辯論」的報告,但小組報告是建議高球場餘下140公頃用地需否收回或重置,交由政府研究後再決定,惟政府已明言未有意改變用途。

丘續指,劏房戶和大聯盟都對政府的決定表示失望,因為18個土地選項中,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是最可能及最快能提供土地的選項,惟政府未有理會,反自行提出「明日大嶼」,根本未能幫到劏房戶。「政府非處理緊急問題,你是否要他們住多30年劏房等明日大嶼?」丘坦言,劏房戶目前是看不到希望。

土地大辯論落幕,但萍姐的劏房租約才剛開始,萍姐不敢奢望看到將來,只求不要在劏房死了也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