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視光師冀做基層醫療 眼科醫生反對:應由醫生負責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本港面臨人口老化,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務求在社區層面處理穩定個案、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首間位於葵青的地區康健中心預料在今年第三季提供服務,相關招標結果料快將公布。
公營眼科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一直位列榜首,新症最長需輪候逾3年。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代表接受訪問時認為,大部份長者的眼部疾病只需定期監察,註冊視光師可在基層醫療擔當分流的角色,又認為視光師應有轉介病人到公立醫院求診的權力。
但有眼科醫生則認為,基層醫療應由受過醫學訓練的家庭醫生診斷病情後再作轉介,不應鼓勵病人自行斷定身體狀況。

基層醫療是近年政府在講述醫療政策時經常提及的方向,若由在地區的康健中心處理較穩定的病人個案,公立醫院的壓力相對可以減輕。有註冊視光師提出,視光師在基層醫療層面亦幫得上忙。

羅桂媚指現時的註冊視光師是受過專業訓練,有相當的知識水平,可診斷眼部疾病。(歐嘉樂攝)

視光師學會:有能力診斷長者是否受患白內障

現時本港的視光師分為四類,第一部份註冊視光師,是指完成香港理工大學視光學理學士課程的人,這批視光師與其餘三類視光師的分別在於沒有執業限制,亦可以使用核准的藥物,包括局部麻醉藥、擴瞳藥及睫狀肌麻痺劑。

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會長羅桂媚受訪時指,第一部份註冊的視光師受過專業訓練,亦有相當的知識水平,可為病人提供全面的眼睛健康檢查,包括驗視網膜是否完整、有無斜視、色弱等問題,就眼睛疾病作診斷及跟進,與舊日的「驗光師」只負責驗眼睛度數不同。若有長者只知自己「眼矇」,視光師亦有能力診斷長者是否受白內障或「糖尿上眼」等病所困。

視光師爭取可直接轉介病人至公院

現時視光師的制肘是沒有直接轉介權,病人必須先向普通科醫生求醫,再由該醫生轉介病人至公院。羅桂媚指一般醫生沒有相關檢查儀器,或需再轉介至眼科醫生,變相浪費病人時間。

倘視光師可負責轉介程序,是否反過來增加眼科專科門診輪候時間?羅桂媚並不認同,並引述一項2010年至2011年,理工大學、香港大學與醫管局港島西聯網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部進行的調查反駁指,數據顯示若由視光師介入提供眼部檢查服務,需轉介至眼科專科的個案比率由36.2%下跌至23.2%。

羅續指,長者常見的白內障及黃斑點病變等眼部疾病,患者未必有即時做手術的需要,可以由視光師持續監察,她認為政府應重視視光師在基層醫療的角色,善用行業分流病人,以紓緩公營醫療負擔。

黎少明認為,基層醫療本意是由醫生先診斷,再分流病人至各個專科。(資料圖片)

眼科醫生:視光師無能力做適當轉介

香港眼科醫學院院長黎少明受訪時反駁有關建議,他強調基層醫療的目的是由受過醫學訓練的醫生為病人分流,診斷出病人的各種毛病,再按疾病的嚴重性排優次,並轉介病人至不同專科跟進治療。他認為視光師是非常專門的範疇,若病人先向視光師求診,變相鼓勵病人自行決定判斷身體有哪種毛病急需處理,在基層醫療而言是本末倒置。

黎少明續指,若長者有眼部退化問題,意味其身體其他器官亦會有退化問題,只注重眼睛檢查或會忽略其他疾病。他舉例,即使視光師可檢查到糖尿病引發的眼水腫,但心臟、腎、腦部等亦同受影響,視光師無相關知識及能力作適當轉介。他又提到,由於視光師不能向病人處方藥物,即使獲得轉介權,遇到未能處理的病人個案亦只能直接轉介至公立醫院醫生,變相增加公營醫療負擔。

黎認為,最理想的做法是由醫生做分流,若有合適個案便交視光師跟進,務求讓病人得到全面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