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諮會擬將深水埗弧形唐樓列二級歷史建築 設計似灣仔同德大押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古物古蹟辦事處向古諮會提交文件,建議將薄扶林水塘石橋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北角賽西湖公園5號水壩水管隧道口、大澳新村天后古廟,以及深水埗青山道301及303號,則建議評級為二級歷史建築。
深水埗青山道301及303號是繼灣仔同德大押後,碩果僅存的弧形戰前唐樓,業主曾於年前將建築改裝成劏房出租,引起保育人士關注。

深水埗青山道301及303號。(Google街景圖)

根據最新文件,古蹟辦建議將深水埗青山道301及303號的一幢私人住宅,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該建築物建於1933年,位於青山道及發祥街交界,兩街交界的單位外牆為圓角設計,屬罕有的弧形騎樓,更是香港現存3幢孤形轉角的戰前唐樓之一,另外兩幢分別是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及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汝洲街269及271號。不過,業主曾於2016年展開裝修工程,將部分單位分間成劏房出租。

根據現行政策,二級歷史建築等同「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但評級後業主仍可進行清拆或重建工程。

政府於2009年將薄扶林水塘6項歷史構築物列為法定古蹟。(古蹟辦圖片)

此外,古蹟辦亦擬將薄扶林水塘石橋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翻查資料,政府於2009年刊憲將作為香港首個水塘的薄扶林水塘內的量水站、前看守員房舍及石橋等6項歷史構築物列為法定古蹟,今次擬議評級的石橋同是建於1863至1871年間。

至於大澳新村的天后古廟,則建於1722年(乾隆33年),是大澳村民拜祭供奉的場所,除天后古廟外,大澳現時共有10幢已獲評級和未被拆卸的歷史建築,包括舊大澳警署 、吉慶後街關帝古廟、大澳慈善方便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