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小學校舍改建過渡性房屋「樂屋」 議員倡操場加組合屋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樂善堂早前宣布將改建九龍城樂善堂小學的校舍,以作「過渡性社會房屋」用途,並命名為「樂屋」。項目預計可提供50個、供3至4人家庭入住的單位。
立法會跟進本地不適切住屋問題及相關房屋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內多名成員,今日(30日)到九龍城校舍視察。有立法會議員於視察後指出,單靠非政府機構推進社會房屋項目力度不足,建議政府從技術、覓地等方面提供協助;他們又建議樂善堂可善用校舍操場空間,加裝組合屋單位。

樂善堂小學校舍將改建過渡性房屋。(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有約70年歷史、位於九龍城龍崗道63號的樂善堂小學校舍,早前樂善堂宣布改建為社會房屋項目。當中可提供50個3至4人家庭單位,受惠人數料可達200人。改建工程最快可於9月開始,料於本年內完成,2020年入伙。

跟進本地不適切住屋問題及相關房屋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多名成員,聯同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今日先後到樂善堂旗下的社會房屋項目探訪現有住戶,並到九龍城的校舍視察。

委員會主席、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認為,政府應提供更多誘因予業主改建住宅作社會房屋用途。另外,於推動過渡性房屋方面,不應單單依賴非政府機構興建項目,建議政府應「落水」,除提供更多技術上支援外,亦應於政策上作出配合,如協助非政府機構覓地等,並將過渡性房屋納入住屋階梯內。

委員會副主席尹兆堅則建議樂善堂可善用校舍的操場,加裝約12個組合屋單位,料可提供多12至16個過渡性房屋單位。他又認為,政府於推展過渡性房屋的參與度不足,應提供更全面資訊協助非政府機構,如公開可供短期租用的土地資料。另外,政府可研究「一站式」處理申請,無須機構與多個部門溝通,以減省申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