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呎劏房冇牀瞓地下 住戶獲「空間改造」:女兒有私人空間開心咗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50歲的洪豐昌租住在長沙灣的一個不足百呎劏房,為了騰出僅有的空間讓5歲半愛女活動,昌哥一家多年來都是「打地鋪」睡覺。這般景象在一個月前終獲改變。有民間團體早前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出「好相寓」劏房戶支援計劃,為劏房戶空間大改造,昌哥透過協助,在劏房內增添梳化床、碌架床及書枱,一家人亦有正式睡牀,女兒亦有了新的「小天地」,不時開心得在碌架床上躥下跳。

昌哥的單位於今年4月底完成「空間改造」工程,義工團隊為其度身訂造梳化牀、碌架牀及層板櫃等。(盧翊銘攝)

昌哥:太太嫌冇地方住 唔肯申請單程證

昌哥的家,是一個被「一開三」,大約90平方呎的劏房單位,狹窄的走廊只容得一個人行,他們一家在這間劏房住了5年,月租約3,700元。居住空間狹窄,又要留給女兒活動空間,過往家中放不了睡牀,晚上只能以布鋪在地上睡覺。昌哥無奈說:「周圍都係雜物。太太嫌冇地方住,唔肯申請單程證,3、4個月先落嚟一次。」

他指,申請公屋卻遲遲未能「上樓」,照顧女兒及家中長輩的重任全落在他身上,為此,他只能四處找散工,月入約萬元,在百物騰貴的今天,勉強糊口。然而,環境簡陋,令精靈活潑、愛到處跑的女兒,亦不願多待在家中,他慨嘆:「她食完飯就跑出去玩,做功課都要匿埋係一邊暗角。」

昌哥居住的劏房在未改造前,因空間狹窄連床也放不下。(受訪者提供)
+1

「空間改造」見成效 太太願來港團聚

由關注草根生活聯盟推出的「好相寓」劏房支援計劃,獲馬會資助500萬元,為期3年,向劏房戶提供空間改造、家居維修、搬屋及滅蝨等服務,以提高劏房住戶住屋質素。昌哥的單位於今年4月底完成「空間改造」工程,義工團隊為其度身訂造梳化牀、碌架牀及層板櫃等,總成本約5,000元,耗時約一個月。

「新屋」換上LED節能燈,光線變得透亮,空間感增大。昌哥說,女兒在上層碌架牀擁有私人空間,又有桌子做功課、看書,「佢開心咗好多」,其太太亦因而申請單程證,等待審批來港團聚。

從事裝修行業的劉浩軒表示,希望憑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幫助社區內有需要的人。(盧翊銘攝)

參與義工:盼助社區內有需要的人

另一受惠住戶林小姐原居於唐樓6樓的一個天台單位,惟屋漏偏逢連夜雨,笑稱每次下雨均要「擔遮瞓覺」,有次大雨更令掛在屋頂的遮雨白布掉下,她嚇得以為「個天跌落嚟」。其後她獲計劃的義工幫忙,另覓單位搬遷。

該計劃推行約1年,已招募約70名義工,各司其職幫助劏房住戶。裝修師傅、義工劉浩軒回憶道,首次為深水埗一個劏房住戶安排搬屋、維修等,屋內及走廊堆滿雜物,洗手盤留著一灘黑水,惡劣環境令他相當難忘:「希望自己的能力可以幫助社區內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