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兒童節】同人唔童命 鄺俊宇尹兆堅「返老還童」嚐劏房童年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劏房兒童不應是籠中鳥,貧窮也不該是他們探索未來的分隔線。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及鄺俊宇,日前獲兒童權益倡議組織「關學聯」邀請,探望居於劏房、就讀小一的熹熹。兩位於議事堂雄辯滔滔的大人,今次跟隨這位小朋友做任務「過三關」,體會日常生活。
他們同樣出身基層,但時差沒消滅貧窮,根據政府最新數字顯示,這一代人每6位小孩仍有1位「少年窮」,即使政府政策介入後,兒童貧窮率亦增至17.5%,達17.7萬人。科技進步,「返老還童」可靠時下手機濾鏡「神還原」,不過真實世界下,兒童成長一去不復返。

熹熹(中)居於油尖旺區120平方呎劏房,鄺俊宇(左)和尹兆堅(右)兩個大人、加一個小孩,擠於一張兒童摺檯做功課,每人分到的空間少得可憐。(盧翊銘攝)

任務一:兒童摺桌三人行做功課

7歲的熹熹佻皮活潑,也不怕「生保」,很快便與兩人打成一片。尹兆堅已為人父,面對孩子,自有其一套,他是溫婉兼循循善誘型,靠耐性取得熹熹的信任;鄺俊宇則擅用「激將法」,不時透過調侃,引導熹熹作答。數學模擬卷上有一道考邏輯的考題,橫線上已有「93」、「95」兩組數字,他們的任務則是於前面3個空格,依規律填寫答案,「何老師,係咪87、89,同19呀?」眉精眼企的熹熹反應快,即時接招,他大嚷「你玩我嘅,91呀!」,他取來擦膠要求「重作」,「何老師你好叻喎」。

再來一份網上流傳、號稱「天下最難」的英文卷挑戰,擠於小童摺桌前埋頭苦幹的三子肌膚緊貼,七嘴八舌討論,風扇吹風不到位,剛完公務趕過來、身穿長袖恤衫的兩位大人後背濕透,但也不忘半捲起紙張作扇,替小孩撥涼。

尹兆堅(左)本身也是一名爸爸,教小孩做功課是手板眼見功夫。(盧翊銘攝)
兩大一小共同挑戰網上流傳的「天下最難」試卷,七嘴八舌的討論,笑料百出。(盧翊銘攝)
熹熹今年小一,有兩成功課需上網完成。與不少基層兒童一樣,無錢添置電腦,即使早前獲有心人捐贈,卻是未能上網,熹媽大嘆「一場歡喜一場空」,熹熹嘗試用手機登入電子書網站,不過多次碰釘。(盧翊銘攝)

任務二:無電腦的情況下開啟電子書

下一關任務是開電子書學習。小學課程已逐漸轉用電子教學,熹熹學校也不例外,即使只是一年級生,也最少有兩成功課需要上網完成。家中小角落放著一台閒置的組裝電腦,但得物無所用。熹媽說,電腦是好心人捐贈,但主機、鍵盤、螢幕非同步領取,等了好幾年成功「合體」,始發現電腦不能接通上網線,「唯有用手機做住先啦。」

熹熹的小手指在媽媽的廉價手機猛力篤着,但找來找去,也尋不到電子書的網絡通道,不懂打字的他眉頭猛皺,焦急地用手寫輸入搜尋。兩位大人起初不干涉,及後亦按捺不住取出手機,期望幫熹熹解開糾結。

屋內僅靠書桌燈照明,手機藍光反射在小孩臉上,尹兆堅不禁「慈父上身」,「咁樣好易近視㗎!」擾攘一輪,堅持靠自己的熹熹終以行動證明,「唔駛拎手冊都搵到啊。」

熹熹沒太多玩具,爆旋陀螺是熹媽友人送贈的獎勵,「話熹熹讀書叻,所以送畀佢」,熹熹訪問當日,不忘取出「私伙」與兩位大人分享快樂。(盧翊銘攝)

任務三:玩

小孩愛玩是天性,聽到完成首兩項任務便可「解禁」,熹熹欣喜雀躍,他興奮地取出爆旋陀螺玩具及底盤,要求與客人對戰,尹兆堅有個兒子,父子兵不時在家中競技,「3!2!1!Go shoot」的對戰口訣,難不倒他,甚至連各款型號,也琅琅上口;新手上陣的鄺俊宇則謙謙君子,嚷著先作評判觀賽,一大一小玩得興高采烈,不斷咯咯大笑。難得有訪客「陪玩」,熹熹不停要求「追加」賽事,又要求鄺俊宇加入混戰,不過屋內狹小,三個男孩的終極對決也來得不容易,後來他們更索性坐於地上,用汗水換來更多空間。

孩子易滿足,兩位大朋友來訪,兼陪伴對戰,熹熹玩得不亦樂乎,亦不捨兩人離去。(盧翊銘攝)
記者著三人試玩近日大熱的「童顏」濾鏡自拍,結果發現在虛擬世界中,「返老還童」也非想像般易。(盧翊銘攝)
鄺俊宇(左)及尹兆堅(右)稱讚熹熹性格堅毅,坦言小孩於劏房成長,也應擁有快樂童年。(盧翊銘攝)
兩個歷練的大人終於成功「返老還童」,但真實世界裡,時光無法倒流,小孩子的成長,一生也只得一次。(《香港01》製圖)

熹熹的劏房與夢想故事:

短短的探訪,草根出身的鄺俊宇也有感慨,他大讚熹熹聰穎,相信他假以時日會有一番成就,「真係唔想個環境會左右佢嘅成長」。鄺又指,自己踏出社會後,第一份工是從事青少年工作,經常接觸小朋友,深明跨代貧窮的影響力,期望政府可為兒童福祉增撥資源。

他解釋,現時在職家庭津貼附帶兒童津貼,領津貼的家庭需滿足指定工時,「先可以好『卑微』地拎到一千蚊!」雖然日前港府擬以關愛基金為低收入劏房戶提供一筆過的傢俬津貼,但他認為其幫助有限,他將會繼續力爭將兒童學習津貼獨立發放,「唔會罷休」。他又認為,自己同樣出身清貧,但今時今日可以議政,亦有機會圓夢成為作家,他祝福熹熹在逆境中快樂成長,「希望(貧窮)唔會限制到佢夢想嘅入場券。」

尹兆堅劈頭就指,時下基層境況無疑比以前更差,這代人亦窮在資源匱乏,「以前就算窮,都無得比較,個個都差唔多,但依家成日講咩贏在起跑線。」他認為,貧童面對周遭同齡小孩的比較,再加上資訊鴻溝,學習速度事倍功半,向上流動亦面對更多劣勢,「做功課咩都要上網,但其實都有好多小朋友好似熹熹咁,正常電腦都無一部,學唔到就學唔到」。

他認為兒童是未來棟樑,政府理應責無旁貸,「但依家相關政策只係蜻蜓點水」,他舉例指,社署現有青少年發展資助計劃,以現金方式資助小朋友報讀課外活動,不過每區名額有限,「只係得一千幾百個,點夠分?」他批評政府缺乏遠見,不肯投資於兒童身上,「去到最尾,其實都係社會成本。」

今年是國際兒童節訂立70週年,亦屬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訂立30週年。適逢今日(6月1日)是本港兒童事務委員會成立1週年,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舉行名為「不是兒戲」的兒童論壇,盼社會各界聆聽兒童心聲,同時鼓勵委員會加入兒童參與成份,確保兒童權利得到保障。

「不是兒戲」兒童論壇詳情

日期:2019年6月1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塘尾石硤尾街58號聖芳濟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