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排變實驗室 養魚戶用顯微鏡找寄生蟲對症下藥 存活率增至五成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魚不會說話,當被寄生蟲纏身,反應變得遲鈍、食慾減退,不同器官受到魚病損害,異常行為道出了其不適。
過往依賴養魚戶憑肉眼及經驗為魚診症,即使養魚經驗達30年,羅廣財仍說「估中機率只有兩、三成,明明是寄生蟲,若錯用抗生素處理,就如頭痛醫腳,浪費金錢」。
為協助養魚戶及早預防魚病爆發,漁護署在2010年起向他們免費借出手提顯微鏡,在今年5月為新型顯微鏡額外增設無線顯微鏡攝錄機,魚腮及皮膚粘液樣本影像可直接在手提電話上觀看,同時可拍下照片及短片。目前署方已借出三套新型手提顯微鏡,期望日後26個魚類養殖區各自至少有一部,方便養魚戶間交流、互助。

漁護署向養魚戶免費借出手提顯微鏡,配備無線顯微鏡攝錄機可透過手機瀏覽影像,還可以影相、拍片。(盧翊銘攝)
+2

以往常斷錯症 加大損失 

大埔鹽田仔養魚戶羅廣財是新款手提顯微鏡及無線顯微鏡攝錄機的首批用家之一,令魚排頓成小型實驗室。羅說,傳統做法是用肉眼辨別從外地購入魚苗健康情況,但當海魚出現異常行為,未必能百分百分辨是被寄生蟲咬還是細菌感染,亦曾因魚病嚴重程度已達「末期」,一批魚苗僅死剩一兩成,損失數萬元。他續指,初使用時未能掌握寄生蟲的生長周期,以為用福爾馬林溶液浸泡足以殺光小瓜蟲,豈料蟲蛋不受影響,在欠持續觀察下終引致大規模死魚,無奈地說「用錢買經驗」。若無法辨別魚病,羅只能找漁護署職員到魚排檢查,但從聯絡、安排時間及漁船出海,至少再多等24小時,嘆言「遲去醫,死亡率只會更高」。

由肉眼改為顯微鏡檢視,羅廣財說數分鐘可判斷是什麼寄生蟲,但只能單起一隻眼、透過接目鏡觀察,需求助時也只能把手機鏡頭靠向接目鏡拍攝影像,再發送給漁護署請教應對方法及通報魚病情況,清晰度偏低。

戴上手套,透過顯微鏡觀察海魚皮膚上的粘液組織,養魚戶可以科學方式檢查有否寄生蟲出沒。(盧翊銘攝)

顯微鏡wifi連接手機 可拍片影相

漁護署在今年5月起借出三套新型手提顯微鏡,除了鹽田仔,蘆荻灣及榕樹凹的魚類養殖區各有一部,讓養魚戶先自行採集魚腮及皮膚粘液樣本,放在手提顯微鏡上觀察及辦認寄生蟲,亦可透過新增的無線顯微鏡攝錄機及手機wifi功能,即時在手機上瀏覽影像及存檔。羅廣財說,「起碼知道是蟲害還是細菌令魚身潰爛……經驗不足的年輕漁民可把照片或影片發送給資深漁民或漁護署,即時獲告知處理方法」。與傳統方法相比,羅認為及早處理寄生蟲後,由魚苗長大成魚,存活率由兩三成增加至五成以上。

羅廣財認為,利用顯微鏡預防魚病爆發,海魚存活率由兩、三成增加至五成以上。(盧翊銘攝)
莫碧霞希望獲借出顯微鏡的養魚戶可成為該區的橋樑,協助其他養魚戶判斷魚病。(盧翊銘攝)

漁護署海產養殖發展漁業主任莫碧霞表示,不適的海魚靠邊遊走、離群及顏色變黑,養魚戶或將其浸淡水令寄生蟲脫落,但部分寄生蟲需用魚藥治療,錯判也會錯失治療良機。她說,舊式顯微鏡共免費借出16部,供養魚戶辨別寄生蟲,但難以記錄魚的健康狀況;若能發送清晰照片及影片給漁護署,可協助漁民確診,「與人治病相似,儘快醫治,康復機會較大」。每套設備價值一萬元,漁護署免費及不設限期地借給養魚戶,期望日後每個魚類養殖區至少有一部。莫碧霞希望獲借顯微鏡的養魚戶可成為當區的橋樑,協助其他養魚戶判斷魚病。

剪下鰓組織放到顯微鏡,可透過手機wifi連接即時瀏覽有否寄生蟲。(盧翊銘攝)

計劃服務對象是養魚戶,但深灣養魚戶梁錦明指未曾聽聞有關計劃,反問記者「真的可以免費、永久借用?如是,我都想借一部!」他說,初入行時對海魚寄生蟲的認識皮毛,突然有一個星期三、四成魚苗相繼死亡,損失數萬元,後來看書才估計是寄生蟲引致,又花了一千多元購入顯微鏡協助判斷,後來因器材老化及養魚量減少才棄用。漁護署解釋,參與計劃的養魚戶須有基本操作顯微鏡的知識,正透過社交媒體、舉辦養魚戶講座及工作坊,以及定期探訪各區的漁場,向養魚戶宣傳有關計劃及提供使用顯微鏡的培訓,有需要時會增加手提顯微鏡及無線顯微鏡攝錄機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