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環團:全港家庭去年棄近193萬個月餅、逾4千萬支熒光棒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距離中秋佳節仍有一個多星期,棄置月餅、熒光棒情況不容小覷。有環團調查發現,受訪市民去年平均丟棄0.75個月餅,較前年錄得的0.38個高出約一倍,推算全港家庭去年中秋節共丟棄近193萬個月餅。
至於無法回收、含多種有毒化學物的熒光棒,調查指每個家庭平均丟棄41.77支,推算全港家庭共丟棄逾4,430萬支熒光棒。

呂德恒認為,送贈過多月餅只會造成浪費,建議市民送贈前應先詢問對方意願和需要,避免浪費。(綠色力量提供)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今日公布《中秋節消費及慶祝習慣》調查,首次於去年中秋節三個月後進行,第二次則於今年中秋節前一個多月進行,以街頭問卷形式分別成功收回332及342份。調查發現,受訪者家庭去年平均食用7.7個月餅,丟棄0.75個月餅,較2017年錄得的0.38個,升幅約一倍。以政府統計處去年全港住戶數目2,571,500戶計算,環團推算全港家庭去年中秋節共丟棄近193萬個月餅。

至於丟棄月餅原因,最主要因為「過期」(佔四成);有近三成受訪者家庭預計今年將會收到多於實際需要的月餅,平均預計多出6.7個,但約五成半受訪者偏向不喜歡獲贈月餅。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恒表示,送贈月餅不是中秋節最受歡迎及唯一表達心意方式,送贈過多只會造成浪費,建議市民送贈月餅前應先詢問對方意願和需要,避免浪費。

部分月餅禮盒有不必要包裝及餐具。(綠色力量提供)

調查又發現,今年約四分一受訪者家庭有購買散裝月餅,環團曾於市面調查七間主要月餅生產商,其中五間均有出售散裝月餅,但大部分均較盒裝的平均單個售價昂貴,最大差幅達兩成半,變相不鼓勵市民購買;在包裝方面,只有一間有推出環保包裝,亦有一間生產商的月餅禮盒附送沒必要的膠刀,但加裝絹布及珠飾等浮誇豪華禮盒則不復見。

熒光棒含多種有毒化學物,包括熒光劑如溴化乙錠和羅丹明B,有機會污染土壤和水源。(綠色力量提供)

每年環團均呼籲市民停止再玩熒光棒,皆因含多種有毒化學物,包括熒光劑如溴化乙錠(Ethidium  Bromide)和羅丹明B (rhodamine B),有機會污染土壤和水源,但調查發現去年有使用並丟棄熒光棒的受訪者家庭數目創新高,佔四成一,當中每個家庭平均丟棄41.77支,推算全港家庭去年中秋節共丟棄逾4,430萬支熒光棒。

呂德恒建議,購買慶節物品如月餅時切勿過量,選購簡約和耐用的產品,如款式平實的膠燈籠,減少浪費,並拒絕玩熒光捧,避免毒害環境。

此外,康文署呼籲市民不要煲蠟,把蠟燃燒或溶化,又或把任何液體潑灑在熱蠟上,而應放置在鐵罐或非易燃盛器內,以便收集蠟燭溶液,並待盛器冷卻後,棄置入垃圾箱內。康文署也呼籲,市民不應拋擲熒光棒或其他物品到樹上,以免損壞樹木和弄污場地,亦不要放孔明燈,因上述行為可令自己或他人受傷,亦可導致財物及設施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