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輝認同引用土地收回條例建公屋 提升補償價格助加快收地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民建聯於本月11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業主的囤積農地,大量興建公營房屋,助香港「突破困局」,達到公屋三年上樓政策目標。已卸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現任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今日(14日)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表示,大型發展商擁有超過1,000公頃的新界農地,專責小組過去亦提出多個收地建議選項,惟發展局未有就建議提進展。他建議提升土地補償價格,以盡快取得農地發展。

黃遠輝認同可以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徵收土地,並以收來的6至7成土地興建公營房屋。(資料圖片)

黃遠輝認同可以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徵收土地,並以收來的六成至七成土地興建公營房屋。黃相信大型發展商現在持有不少於1,000公頃的新界農地。黃又指,專責小組已向發展局提交多個土地徵收方案,如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發展局今年年中應就框架提做法,但可能因為近期社會上的變化,至今未聽到有進展。

提升補償價格

黃遠輝建議設立公平公開的機制,向市民及土地持有者解釋收地方案,同時指政府倘提升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的土地補償價格,有助收地程序,認為值得考慮。現時甲級農地收地補償每平方呎大約1300元,若提升補償價格,可盡快說服土地擁有者收回農地以興建公屋,減低政府的時間成本及市民公屋輪候時間。

黃坦言,以《收回土地條例》徵收農地可能會面對司法覆核,但認為政府應迎難而上,因成功收地便可「打開新界農地大板塊」,增加日後的土地供應。他續指,每種收地方法也有其局限,因此必須多管齊下,解決土地供應不足問題,譬如盡快利用棕地。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指,未來10年,香港將欠缺9萬至10萬個公屋單位,因此政府必須「追落後」;而《收回土地條例》是其中一個收地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新土地資源,以不同方法取得土地,並作發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