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2019】「連登仔」搞區選資料庫 冀港人關心社區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我覺得以前自己都(港)豬豬哋。見到派選舉政綱,唔係走開、就係丟入垃圾桶。」四個月前,James(化名)仍是個不太關心政治的普通市民。直至6月9日大批市民上街遊行,卻換來港府冰冷一句「《條例草案》將於六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完。」隔著電視屏幕看見金鐘的槍林彈雨,槍聲徹底將他震醒,「因為立法會制度失衡,議員無法代表港人。否則,唔會出現今日嘅事。」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從事IT行業的James想到區議會選舉將至,產生整理現任區議員、社區主任、參選素人等事跡念頭,讓公眾了解區選狀況。他建立地區人士資料庫「選區事實處」網頁,與十數名素未謀面的「連登仔」合作搜集資料,目前已為18區、逾千名社區服務人士開設專頁,並期望有更多熱心人士參與建立資料庫。

「連登仔」James與數名義工設立選區資料庫,當中包括整理今屆區議會會議記錄等資料。(盧翊銘攝)

在電視機前目睹6月12日警方清場情況後,James開始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在連登討論區見到很多人於不同範疇各展所長,他認為修訂《逃犯條例》激起民憤,是因體制出現問題,「唔只立法會,佢同區議會係一環扣一環。」

他續說:「我就從底睇返,區議員係為基層做嘢,好多之後會選立法會。以前都係佢哋由上而下,將政績話比大家知做過啲咩。但應該扭轉個情況,由下而上搵返佢哋任內究竟做過啲咩,投過咩票」,認為藉此監督區議員的工作表現,有助推動社區服務。

James坦言,現時的社會氣氛瀰漫白色恐怖,義工們都要保護自己,故義工之間從未見面,只靠社交平台溝通,變相亦影響工作進度。(盧翊銘攝)

於是,他花了半個月製作網站「選區事實處」及制定方向,包括搜集現任各區議員、社區主任及素人的個人資料、區議會會議記錄及新聞報道等,「開頭諗住從區議會網站拎啲資料,直接入落電腦自動分析,最後係行唔通,變咗同Google無分別。」由於當中涉及大量資料搜集,需要人手幫忙,他於7月底在「連登」上貼文招募人手,陸續有約8至10人參與成為義務管理員,「見到有人覆嗰下都幾驚訝,『咦!真係有人理我』。我都擔心過,如果無人理就自己一個做,做得幾多得幾多。」

然而近期社會瀰漫著一股「白色恐怖」氣氛,為此團隊管理員均匿名、用電郵作登記,靠社交平台Telegram溝通。James直言:「未見過、零電話,更加唔知大家做咩行業。有心就做,一齊入資料、討論。有時啲嘢需要當面傾比較好,但無辦法,要保護身份,進度係會有啲影響。」他形容,合作模式如「小型連登」,「同今次運動無大台、去大台化意識形態一脈相承,大家唔需要知道件事係邊個搞,只需要關注Fact check(核證事實)、做就夠了。」

該平台整合各區現任區議員、社區主任及參選素人的資料及過往事跡,給公眾了解各地區人士的情況。(選區事實處網頁截圖)

他笑言只懂技術寫程式,多負責網絡安全,其他成員則各自身懷秘技,有人精於分析會議記錄、搜集新聞資料或查核事實,「區議會資料同立法會唔同,會議記錄係人手打返出嚟,自動分析未必準確,反而仲辛苦。有人就會每日睇記錄,有啲就睇網上新聞,通常自己做返自己選區,但全部由admin(管理員)決定,無結構性指定要點做。只要資料屬實、有出處就可以。」他分享道,初時設置投票選項僅分為支持、反對及棄權,經眾人商討後,再細分為動議、和議、出席、缺席、無記錄,「唔做唔知,原來有區議員有出席,但無投票記錄,好奇怪。」

翻查成千上萬的區議會記錄,重聽無數條會議錄音,團隊赫然發覺區議會的會議記錄模式竟「各自為政」,「最煩係入會議記錄,有不記名發言、投票,個陣我哋完全唔知要點入(資料)。唯有聽返啲錄音,再對返出席名單,抽絲剝繭搵返嗰人出嚟。」James一邊用手機查找資料,一邊哭笑道:「有啲整份資料寫『有人表示』、『有人說』,我覺得係好大問題。你睇,屯門係最多(不記名)。咁對公眾想知邊個區議員講過咩嘢,造成好大障礙。」他直言,希望新一屆區議會應借鏡立法會做法,提高資訊透明度。

【區選互動專頁】即時掌握各區形勢,緊貼選舉戰況

區議會選舉將於11月24日舉行。(資料圖片 / 李孫彤攝)

網站目前已為逾千名現任區議員、社區主任及參選素人開設專頁,並設置公眾報料區,「啱開始好少人報料,依家多返啲,每日收到2、30條。我哋要求有區議會資料、新聞或者Facebook,證明嗰嗰人嘅資訊係真實。時不時都收到報料,話係邊個親戚講返嗰個人係點,我哋就唔接受。」市民報料後,需要管理員審批才會上載網頁,惟義工人數不似預期,「最理想係18區、區區都有個人入返當區資料,可惜唔齊。」當中負責沙田區的義務管理員則十分勤力,近乎將過去四年的投票結果處理完畢。他強調:「我哋唔係選舉工程,唔會有立場、評論,亦唔係鼓勵或者教大家應該投邊個、唔投邊個,只係想比選民知佢哋嘅往跡,所以絕對唔會比有利益衝突嘅人參與或干涉。」

負責如此龐大項目,還有休息時間?他搖搖頭:「每日收工再做4、5個鐘,都只係瞓少一陣啫。」要投入很多資源營運嗎?「前線冒住生命危險,講緊係幾十年嘅前途去爭取,又點計?我哩啲算乜。」James不假思索地說。他又指,自己所屬選區的區議員是自動當選,自然甚少留意社區事務,「以前樓下見到派選舉傳單,唔係走開就係丟入垃圾桶。依家會留意綱領,由頭睇落尾,睇下佢關注咩議題,有咩跟進,其實都反映佢嘅政治取態。」

五年前的雨傘運動,James只走過金鐘「夏愨村」、自修室。五年後,他踏前一步,只願更多港人關心社區,做力所能及的事,「今次(運動)每個人都想用自己嘅專業做返啲嘢,我只不過係其中一個。」

James有感是次社會運動,很多人發揮自己專業、知識,在不同戰線付出。(盧翊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