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何栢良:確診個案有下降趨勢 勿開心太早憂傳播鏈未斷

新冠肺炎|何栢良:確診個案有下降趨勢 勿開心太早憂傳播鏈未斷
撰文:侯彩琳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昨日本港新增13人確診新冠肺炎,是三個多星期以來最少,對此,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商台節目中表示「勿太早開心」。他指,雖然確診個案有下降趨勢,但問題未曾解決,而昨日仍有酒吧群組相關個案確診,代表傳播鏈持續約一個月都仍未截斷。

▼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 多項措施▼

【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整套措施開支總額達1,375億元,赤字增至2,766億元,相當於GDP的9.5%。特首、主要官員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行政會議成員,在未來12個月減薪一成。圖為4月8日林鄭見記者。(梁鵬威攝)
【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包括推出800億元「保就業」計劃,政府提供的工資補貼,以五成工資作為基礎計算,月薪上限為每月18,000元,即最多資助9,000元,為期六個月。(張浩維攝)
+11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戴口罩有用,但並非萬無一失,有研究顯示飛沫時速可達100公里,若隱形患者在家中大聲說話、咳嗽、打噴嚏等,病毒便有機會射穿口罩。

對於昨日本港新增13人確診新冠肺炎,是三個多星期以來最少,何栢良表示「無太早開心」。他指,雖然確診個案有下降趨勢,但問題未曾解決,而昨日仍有酒吧群組相關個案確診,即群組爆發約一個月,但傳播鏈仍未截斷,加上仍有來歷不明的個案,而社區中做檢測的數量仍然很少,相信社區防疫措施仍「唔穩陣」。

衞生防護中心宣布,周六(11日)起,在檢疫中心住滿十日的人,可回家家居檢疫四日,期間佩戴電子手環,以完成14日檢疫期,而他們離開中心前須做病毒測試,呈陰性、再經過醫護評估才可回家。

何栢良表示,表示經過10日後才發病並非沒有可能,內地亦有患者超過14日才發病。他認為政府應平衡私隱和透明度,公布家居檢疫者所在的大廈,令公眾做好防疫措施,他亦呼籲市民不要歧視檢疫者,應該守望相助。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