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傑青|曹蘊怡睹胞弟離世 吳家榮骨癌切腿 兩人克服傷痛從醫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今日公布第48屆「十大傑出青年選舉」結果。七名得獎者中有兩人為醫生,包括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曹蕴怡,以及香港傷殘青年協會理事會主席吳家榮醫生。
曹蘊怡在7歲時目睹只有24周大的胞弟離世,自此立志成為兒科醫生,救活與弟弟同樣早產的嬰孩。
而在14歲確診骨癌,須切除左腳及接受12次化療的吳家榮,康復後以高考5A優秀成績入讀中文大學醫學院,畢業後返回曾接受治療的骨科部門任職,以過來人身份勉勵病童及家屬。

+10

經歷胞弟離世 曹蘊怡決定從醫 救活其他早產嬰兒

曹蘊怡不足7個月便出生,童年身體潺弱,讀書平平,至七歲時目睹只有24周大便出生的胞弟離世,令她決心長大後要成為醫生,救助其他早產嬰,「他只看了世界一眼,便離開了我們」。

曹蘊怡長大後成為兒科醫生,曾協助一名患先天性心臟病女童,克服了部分手術併發症,改善了視障問題,協助她重新走路。而她與團隊花數年,為八百多名兒童進行評估,制定全球華裔兒童常用的發展評估標準,希望盡力在兒童早期發展時準確評估,進行復康治療。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曹蘊怡當選十大傑青。(黃寶瑩攝)

遇挫折要改善自己、讓自己更快進步

個人能力有限,她直言最大挑戰,病童和他們的親人失去了意志和希望,身為母親,曹蘊怡明白父母無法陪伴寶寶正常成長及生活的傷痛,故積極將經驗分享予醫護同工,希望協助到更多有需要兒童。

她形容,最自豪的是成功協助有身體障礙的兒童融入社區,與家人快樂地生活:「只有社會共同的努力和支持,才可以令更多不幸的小朋友,重新融入社區,與家人快樂地生活,再次看到他們的笑容。」她同時勉勵大家「遇上挫折要改善自己,讓自己更快進步。」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曹蘊怡(右二)當選十大傑青。(黃寶瑩攝)

吳家榮:「我失去了一條腿,但我無放棄人生」

另一名傑青是吳家榮醫生,他在14歲時患上骨癌,須切除左腳,更要經歷12次化療。他憶述當年最無助時,主診醫生邀請了一名只比他年長兩至三年的骨癌康復女生鼓勵他,「短短半小時,她令我看到希望,是一枝強心針,令我有勇氣接受切除手術,更決心將來都要鼓勵其他病患。」

骨癌康復者吳家榮醫生當選十大傑青。(黃寶瑩攝)

高考5A佳績入中大醫學院 回骨科任醫生勉勵病童

吳家榮感激父母先後辭工,在病榻前照料他,陪伴他康復。在會考考獲8A、高考5A的他,入讀中大醫學院,畢業後更回到曾接受治療的骨科部門任職,除了以醫生身份給予意見,更以過來人身份鼓勵骨癌病人及家屬。

他形容,戰勝癌魔後當上醫生,與殘疾及傷健朋友一起奮鬥,最令他自豪,「我失去了一條腿,但我無放棄人生。」他希望自身的經歷,可以鼓勵身邊人勇敢面對困難及挑戰。面對世紀疫症,他形容新冠肺炎對各行業人士皆有影響,亦是全港人的挑戰,惟在無法得知疫情如何發展、威力有多大時,更應裝備自己、保護家人。

骨癌康復者吳家榮醫生(右二)當選十大傑青。(黃寶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