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拯救隊】海龜都有性格 海洋公園水族館館長:認人又會搶食

撰文:黎梓緯
出版:更新:

海洋垃圾污染下,曾經是海龜產卵的熱門地點南丫島深灣,變成海龜葬身之地。
今年9月30日,漁護署在南丫島一個漁排檢獲35隻擱淺的瀕危綠海龜,是自2000年起發現數量最多的一批。綠海龜其後被轉交至海洋公園照顧,直至放生。
海洋公園一直與漁護署合作,義務拯救及照顧於野外擱淺或充公所得的綠海龜,館長稱照顧技巧之一是「唔令佢哋依賴人」。

漁護署三個月前在南丫島漁排檢獲逾30隻綠海龜。(政府新聞處圖片)

一晚接收35隻綠海龜 六萬升水應付

海洋公園水族部館長(海洋動物展覽)鄧耀明憶述,當日水警在南丫島索罟灣漁排發現該批綠海龜,遂通知漁護署處理,署方在下午三時許致電他。鄧指最初只知道有十多隻須接收,及後才發現數目達到35隻之多,坦言「有啲突然」,本已快將下班的團隊,隨即安排獸醫及隔離水池作綠海龜之用。是次亦是公園首次接收數目眾多的一次,故館長表示在人手調配、設施上亦要多加準備。

救出的35隻瀕危綠海龜當晚隨即進入位於「海洋奇觀」水族館內的隔離水池,水池一般給予生病或新運來的海洋生物暫住,當晚幸好沒有其他動物佔用,故有足夠地方安置綠海龜,過程未見大混亂。隔離水池可蓄水約60,000公升,亦有溫度調節器及可移動隔網,方便照顧不同動物的需要。

龜殻長滿貝類寄生物易刺穿

該批綠海龜因早前被困在狹小的漁排,其中一隻龜的殼上長滿貝殼類寄生物,如果不妥善處理,龜殼會遭鑽穿龜殼,嚴重影響其健康,故當日安排一個小手術移除寄生物,現在正待傷口復原。至於其他綠海龜幸未見大傷痕,

隔離水池足夠安置35隻綠海龜。(周荻恩攝)
因該批綠海龜數目多,護理員會在其身上寫號碼,方便辨認。(周荻恩攝)

為海龜改名編號碼易辨認

如此大批的綠海龜同時在水池中生活,要如何分辨?負責照顧綠海龜的助理護理員Toni指,一般會以殼上的花紋或憑其身上的傷痕辨認,有時職員也會為龜改名,但主要都會在殼上寫上號碼命名。

海龜雖然行動緩慢,大多時間都留在水底,只在呼吸時才稍為上水,故Toni亦會花時間了解各隻龜的脾性,方便照顧。她指部分龜會較好動、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有些會較抗拒接觸。她自己最喜愛的是35隻中體型最小的一隻,因為經常怕牠不夠同伴搶食,故Toni會特別留意其情況。

現時仍有12隻綠海龜在園內生活,明年將會回歸大海。(周荻恩攝)

館長不與海龜建立感情:「唔令佢哋依賴人」

問到照顧瀕危綠海龜,是否需要有特別的技巧時,從事海洋生物工作逾20年的鄧館長指出,牠們對水質、水箱等要求較魚類低,主要須留意體重是否有正常增長、水溫維持在22°C至27°C等。另外,館長亦提到在照料過程中,綠海龜或漸漸「認得人,自己游埋嚟」,一到餵食時間,便會湧到池邊,但護理員都盡量不與牠們建立感情,「唔令佢哋依賴人」,盡量讓牠們適應野外生活,因「佢日後出到海,無人餵要靠佢自己搵嘢食」。

在短短約兩個月,已有25隻回復健康,並放歸大海,餘下10隻會待明年水溫回暖後再安排放生。園方指放生前,漁護署會為牠們植入晶片、安裝金屬記號及衛星追蹤器,除了方便識別身份外,亦可了解海龜動向,數據有助制定保育措施。

漁護署早前分別放生25隻被檢獲的綠海龜。(政府新聞處圖片)

放生綠海龜感不捨

這批瀕危綠海龜有幸在短時間內重返自然生活,照顧海洋生物多年的鄧館長則道出,並非每隻都能如此幸運。2003年,公園接收一隻被船尾機打爛龜殼的綠海龜Hebe,當時牠傷勢非常嚴重,「都以為佢唔得架喇」。但在獸醫努力搶救及護理員的悉心照顧下,成功康復,但Hebe最終已寄居在園內逾十年,才可以回到大海。鄧表示放生一刻「好多同事都唔捨得,始終由細養到佢大,但為咗佢將來,都係要放走佢」,該次亦是他任職以來最難忘的經歷。

死裡逃生確實幸運,但並非每隻綠海龜的生命都如此順利。自2000年起與漁護署合作義務拯救海龜,海洋公園接收過69隻綠海龜,其中15隻已不幸離世,現時還有12隻在園內隔離池或獸醫院接受治療及護理,只有51隻綠海龜有幸回歸大海。

水族館館長鄧耀明笑言,首次接收大批綠海龜,要張羅足夠設備。旁為護理員Toni。(周荻恩攝)
館長鄧耀明及水族部護理員不時要為海龜做檢查。(海洋公園提供圖片)

館長盼加強保育綠海龜意識

綠海龜的生存空間正大幅減少,鄧耀明指除了非法買賣外,海洋垃圾、船隻航行等亦多次導致綠海龜受傷以至死亡,今次竟突然檢獲逾30隻非法管有的龜,遠比以往的數目多,館長對情況感擔憂,希望公眾可提高對綠海龜保育的意識,亦應合力保護海洋,減少製造垃圾,「(海龜)唔識揀野食,見到咩都吞」,故容易被異物阻塞腸道致死,市民亦不應非法買賣綠海龜。

海洋公園過去曾照料69隻綠海龜,部分會安置在「海洋奇觀」隔離池。(周荻恩攝)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已將綠海龜列為「瀕危」,即有很高的野外滅絕風險。至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亦將綠海龜列入附錄一內,表示該物種受到滅絕威脅,並禁止一切國際間交易。除了受國際法保護外,綠海龜亦受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第二級所保護。

在香港分別有《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保障綠海龜,列為受保護野生動物的物種,任何人捕獵、蓄意干擾、管有或買賣等均屬違法,最高刑罰為罰款10萬元及入獄一年。至於任何人如無許可證進出口或管有海龜,最高罰款500萬元及入獄兩年。

在本港出現的綠海龜。(漁護署網頁)

綠海龜資料
中文名稱:綠海龜/綠蠵龜
學名:Chelonia mydas
名稱來源:因其體內的脂肪為灰綠色而命名
分布地區:熱帶及亞熱帶海域
壽命:一般可達至少40-50歲
體型:成年可重約300公斤,龜殼可長達120厘米
如何辨認:身體呈深綠色、頭部較圓
食物:幼年時為肉食,主要吃水母、等,成年後轉為草食,主要吃海藻
(資料來源:漁護署/綜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