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聖誕香港淪陷 日軍姦屍、人吃人、萬人坑 九旬翁至今惶恐

撰文:梁煥敏 胡家欣
出版:更新:

聖誕節,普天同慶;75年前的聖誕節,卻是苦難的序幕。75年前日軍由灣仔莊士敦道長驅入城,司令酒井隆宣布放假三天,日軍於是肆無忌憚,強行到養和醫院強姦護士、女病人、甚至女性屍體。
由「黑色聖誕」開始的「三年零八個月」日治時期,中三歷史教科書卻只是一頁紙輕輕帶過。有學者指出,戰後英國意識到要在港負起更多的責任,從而展開一連串關乎民生的改革,以抵消當時國民政府收回香港的意欲,惟這段歷史一直被忽略。
攝影:黃永俊

經過18日的保衞戰,香港失守,日軍耀武揚威入城。這一天,是1941年12月25日。(Getty Images)

日軍襲港時,當年香港總督楊慕琦(Mark Aitchison Young)簽下投降書,他就在半島酒店的336號房中,決定了香港命運。這一天是1941年12月25日,香港經歷18日保衞戰後,終告失守。

難忘向日軍敬禮

1940年,內地已淪陷,何伯當年只有13歲,由廣州乘船逃到澳門,一年多後、1942年再來港投靠姨媽,當時香港已被日軍統治中。他到油麻地上海街的肥皂店工作,「當時做不到生意,只是間中要外出送貨,大部分時期都留在舖內。首日來港,第一件事要學懂敬禮,周圍都有日本仔,見到要低頭快走,如被叫停,就一定要敬禮。」

當日惶恐的記憶,現近90歲的何伯仍歷歷在目,即時示範當時「致敬」姿勢:將左手放到眼眉位置、並且彎腰九十度。「當時無可避免見到日軍,他們見我未成年,會較少滋擾;若是成年男人就不同,覺得你會造反,就用他們的槍枝打你,槍頭是有尖刺的!」若然被懷疑為抗日東江縱隊成員或不願敬禮,則會被毆打或被殘殺,「日日都開槍。當時周圍都有日軍站崗,他們根本就無人性,好多人都不見了!」

當年他居於九龍,憶述佐敦京士柏近伊利沙伯醫院和天光道近九龍醫院等,為日軍處決居民的「萬人坑」,一般人不會隨意進入,「聽土人(村民)講,京士柏掘了個大坑,日軍為免浪費子彈,好多人跪在地上,日軍用槍頭一刺,再一推就跌入萬人坑內。我無去看過,(重光)之後掘了很多屍體出來。」

何伯對日軍的憎恨,75年後仍未褪。

淪陷時期傳媒報道日軍大勝

轉眼間,75年過去,當年經歷者大多已離世,昔日被炸毀的頹垣敗瓦,今天亦不存在。資深傳媒人、《蘋果日報》前總編輯鄭明仁退休後,修讀北京大學碩士課程,他就選擇以戰時香港報業為題撰寫畢業論文,因此翻看大量舊資料。

鄭明仁指出,在該段黑暗歲月中,當然全無新聞自由可言,報館被迫成為日本軍政府的傳聲筒,日軍將本港11份中文報章整合至6份,所有報道均千篇一律,消息來源全來自日本軍政府,由報道部組織記者俱樂部,每日召開記者會發布政府消息及政令,每晚嚴控審批將刊登的內容,甚至頭版多是以國際新聞為主,「關於日軍大勝,一切有利於日方的軍事消息」。

鄭明仁指出,日治時期香港無新聞自由。

一宗火警險令報館老總被槍斃

鄭明仁又表示,當時記者每日如履薄冰,曾有一宗灣仔貨倉失火新聞,日本憲兵把《香島日報》總編輯賈納夫扣留監獄「問話」,原因是報道意外地披露海軍貨倉的位置,若對方不配合調查,就會送去槍斃。他指出,淪陷後期,香港更出現糧食短缺,因而出現「人吃人」,街上滿布屍體,報章都會避重就輕或隻字不提。

副刊以猴子諷刺日軍有性病

報人失去監察政府的能力,只好字裏行間兵行險着。鄭明仁指,當時一頁紙的報紙會用「兩面手法」,容許底版的副刊「打擦邊球」,刊登諷刺日軍的文章,為民眾洩憤,如《文藝周刊》的一篇題為「猴子的悲哀」文章,以猴子諷刺日本人,並指其有性病。曾擔任總編輯的鄭,對當時報業情況十分感慨,坦言若身處當時,「分分鐘都無辦法」,只好惟命是從,但報人值得反思如何力求絕處逢生。

日治時期長達1,300多日,香港160萬人中,約100萬被趕回內地,餘下的惶恐度日,但有中學教科書將此視作歷史沙石,一出版社中三教科書僅一頁提及,並着重民間抗戰組織;齡記出版社《中外歷史與文化》第三冊,有8頁講述淪陷前後情況。

專研20世紀東亞軍事史的浸大歷史系助理教授鄺智文指出,關於戰時文獻現在存於英國、內地及日本政府檔案部門,有甚多鮮為人知的資料,例如他從日本防衞省防衞研究所文獻得悉,當時海軍和陸軍都想利用香港,政策並不統一,時任民政部長市來吉至批評,佔領日軍將100萬香港人趕回內地,導致大批居民死亡。

讀港淪陷史不應只着眼苦難

鄺智文認為,要讀這段歷史,「可說戰事背景、重要性、如何打仗,對殖民地政府轉變值得講,不應只描述苦難。」他表示,戰後英國以改善施政,抵抗國民政府想收回香港,「例如叫官員不可再以高傲態度去管治香港,要識講廣東話,要照顧本地人感情。」故戰後有楊慕琦改革和「香港公屋之父」、時任工務司鄔勵德大建公屋計劃。